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干干净净”过大年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4-01-17 17:03:24

编辑:西山—李雅静

开开心心过大年是每一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大事、高兴事,但年关也是“廉关”,是考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试金石。节点就是考点,作风就是宣言。节日风气是群众观察党风政风、感受社风民风的重要风向标,是展现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的重要“舞台”。每名党员干部都是“窗口”“门面”“旗帜”,党员干部“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办”,直接关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战斗力。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相对于“赤裸裸”的腐败交易,“节日腐败”往往披上了一件“人情”外衣,打着“同学情”“战友情”“老乡情”等旗号,以增进感情作铺垫,以“礼尚往来”为幌子,带着温情脉脉的面纱,藏着“魔鬼的面孔”,让识别力和抵抗力较低的党员干部在“腐蚀”“围猎”中“就范”。究其原因,既与本人迷失初心有关,也与“腐蚀”“围猎”手段隐蔽复杂有关。对党员干部而言,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迎新春,不仅在于环境的干净整洁,更有内心的坚守与坚持。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员干部只有靠内在的信念引领,才能让“干干净净”过大年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考验就在眼前,诱惑就在身边,节日期间,人际往来增多,党员干部的“廉关”界线很容易在“暖风熏得游人醉”中模糊,稍不注意就会被“糖衣炮弹”击中。酒局、饭局、牌局常常是营造圈子、“围猎”党员干部的“剧场”,醉翁之意不在“饭”,也不在“酒”,而在于“局”,“请君入席”的最终目标都是“请君入瓮”。假日前后,党员干部一定要警惕那些千方百计同你拉关系、给你送好处、刻意恭维你的人,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小圈子“因利而聚、利益捆绑”的本质有理性认知,要始终敬畏组织、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自觉按照纪法、制度、规矩办事,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管好手中公章、用好手中权力。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修得家中净,收得福长住。家对党员干部而言,既是“港湾”,也是“课堂”,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还关系党风政风。党员干部和亲属都要时刻铭记“当官发财两条道”的道理,天上掉馅饼,地上必有陷阱,一个个前车之鉴警示党员干部及家人,“节日病”看似小事,但如果没有家人及时“扯袖子”,那么极容易让干部“进局子”“戴铐子”。利用春节假日,用权贪财为家堆金砌银,看似“顾家”,实则“毁家”。党员干部要将“写在纸上的教训”变成“立在面前的镜子”,明白用政治待遇、社会地位、稳定收入、体面生活、尊严人生、家庭安康换取不法收入是最不等价的“交换”。要从每一个“节日”守起、每一个“节点”抓起,公私分明、亲清分开,在小事小节中为家人树立良好榜样,让家庭真正成为清净的园地、廉洁的港湾。

“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干净清新的年味,不仅在于党员干部个人的努力,更在于全社会风气的嬗变。干干净净过“廉”节,既需内力拦堵,也需外力设防。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大力弘扬新风正气,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立足于脚踏实地的实干。要讲好红色故事,以先辈先烈事迹激发各方活力,以红色家书为“桥梁”,“沉浸式”用情去回顾岁月,“体验式”用心去聆听革命烈士们的内心独白,引导党员干部把牢关口、守住底线;要以节点为契机,以单位、社区、村庄为单元,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把培树新风正气同传承节日文化结合起来,让党员、干部、群众自发参与其中,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坚决不留“暗门”不开“天窗”,防止“破窗效应”,以清廉的实际行动营造清新而富含“生机”的年味。(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纪工委 赵太崇)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