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用清正廉洁绘就人生底色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3-12-29 09:41:39

编辑:官渡—李代瑜

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作为党员干部,应将清正廉洁作为为官从政的基本品质,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努力绘就清正廉洁的人生底色。

用清正廉洁绘思想底色。清廉是党员干部的思想底线,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否坚守廉洁本心、清正为官、干净做人是一条重要的标准。不少走上歧途的党员干部都是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过分追求金钱和物质,从而丧失了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最终坠入贪腐的深渊。因此,党员干部要把清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将修身立德“挺”在前面,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筑牢崇德尚廉、崇廉拒腐的思想防线,把清廉融入到为党和人民奋斗的事业中,在坚守清廉中实现人生价值。

用清正廉洁绘工作底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纵观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过程,往往都是从“吃一点”“收一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开始,欲望逐渐膨胀,最终酿成苦果。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员干部要端正廉政之风,恪尽职守、严于律己、干净为官,做良好政治文化和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践行者。在工作中,要时刻把干净做事、清廉做人的准则放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上,行使权力时要“如履薄冰”,做出决策时要“三思而后行”,严格用纪律规矩规范自己的言行,拒绝小恩小惠、抵制徇私枉法,让清廉成为一种工作习惯,让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让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推进。

用清正廉洁绘生活底色。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热衷于聚会应酬、吃吃喝喝,喜欢建点“小圈子”、搞点“小聚会”,结交一些看似是“朋友”的人,到最后却经不住小恩小惠的诱惑,导致道德观念沦丧、生活作风变质,最终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八小时之外”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绝不是“个人领地”“私人空间”,更不是“纪律真空”“法外之地”,而是党员干部生活作风的一块“试金石”。党员干部要自觉净化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系牢廉洁自律的“安全带”,养成一种清廉的生活习惯,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融入日常生活,让懂规矩、知敬畏、守底线成为行动自觉。(孔令雨)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