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训要历久弥新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3-12-26 15:54:41
编辑:西山—李雅静
家训,是良好家风的有形载体。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峥嵘岁月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写给子女或亲属的红色家书,传递的不仅是家训,也是期许,不仅是家庭的“灯塔”,更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用好用活“传家宝”,接好历史的“接力棒”,让好家训代代传。
以榜样为“标杆”,汲取力量,在感悟中升华。“当好干部,要顾大局,要走正道,要办正事,要为人正派”,这是杨善洲在任保山地委书记时总结的4条干部准则,也是杨善洲对子女的家训。让风清气正的良好家风家训延续下去、推广开来,需要我们以榜样为标杆,真正学懂弄通榜样家训背后的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明白“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的深刻内涵。从人之常情出发,看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亲情友情爱情是怎样的,进而感知他们内心深处对家人、战友、家国的温情与情怀,感受“不负祖国不负卿”这句话中沉甸甸的力量,让思想在感悟中升华,明晰责任,辨明方向。
以家庭为“单位”,压实担子,在践诺中总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对党员干部而言,既是“港湾”,也是“学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塑造和引领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直接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要切实担负起从严管家、从严治家的责任,发自内心明白,只有自己严起来、家训亮出来、家规摆出来,才能帮助子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入党初心,明白唯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好、子女教育得好、亲属管理得好,整个社会风气才能好的道理;自己要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从自身家庭和实际出发,立好自家的家训,警醒身边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划清公与私的界限,营造清廉家风文化。
以岗位为“舞台”,燃烧自我,在实干中传递。家风建设是系统工程,只有每一名党员干部勇担当、家属善作为,家风建设才能成效佳,家训才能历久弥新,党风政风才能不断涵养。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的重要窗口。党员干部既是“家中人”,也是“社会人”,不仅要在家中以身作则,做好家训的传承者、守护者、示范者,也要在社会生活中以身为范,做好家训的领跑者、引领者、超越者,始终做到家里家外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党员干部必须从自身工作岗位出发、自身实际出发,结合所在单位特点、行业特色、领域特征,积极主动组织好、参与好、协助好各种“亮家风,晒家训”活动,于“润物细无声”中引导身边人欣赏、诵读、推广自己的家风家训,让家风家训文化“活”起来、“动”起来,形成人人讲家训、学家训、传家训的良好氛围,并写好优秀传统文化和清廉家风双融合、双促进的“大文章”,让社会新风共同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西山区碧鸡街道纪工委 赵太崇)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