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阋墙兄弟握手言和

来源于:盘龙区

发布时间:2023-11-28 18:06:16

编辑:盘龙—王国敬

周末,天蒙蒙亮,我习惯性地骑上山地车,去“丈量”已经烂熟于心的乡间柏油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扶持下,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老百姓的日子一天红火一天。而我,也已经习惯了闲暇之余,骑着自行车欣赏柏油路沿途的美丽乡村环境。

“董书记,周末出来锻炼啊?”一个熟悉的中年男人的声音打断了我骑行的思绪。

我扭回头,看到了老谢那张灿烂如花的笑脸。

“最近怎么样啊老谢?”

“好着呢,家庭和睦万事兴。”

看着老谢洋溢着幸福的表情,我的思绪回到了三个月以前……

“我举报滇源街道周达村委会达达村小组支部书记杨某某不发放我名下的农改林租金……”滇源街道纪工委收到区纪委监委信访室转办的一封实名举报信,举报人就是老谢。

我迅速组织纪工委的同志开展了排查核实。

“我们不是故意扣发他们家的农改林租金。这几年来,三兄弟对租金分配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家庭矛盾尖锐,我们也没办法发放啊。”面对我们的询问,被举报人杨某某面露苦涩。

事情要从8年前说起。2015年,老谢的母亲杨某某去世后,其母亲名下1.17亩农改林土地的归属就成为谢家三兄弟的争夺焦点。老谢说老人生前明确表示过,名下的这块农改林土地由老谢的两个女儿继承。但老谢的两位兄弟坚持不相信老人说过这样的话。

“咱妈生前从来没有当着我们的面说过这样的话,谁知道真的假的,老人的土地我们三个应该平分。”

“就是,农改林土地租金应当三家平分。”

……

三家人对此争论不休,尽管村委会对此事先后进行了多次调解,但三兄弟一直互不妥协,无法取得一致意见,遂村委会始终未发放这块地的农改林租金。

在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以街道纪工委的名义组织周达村委会召开村组干部大会,安排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分别对三兄弟轮番做思想工作。

“都是自家的亲兄弟,大家各退一步,不要为了小事情伤了亲兄弟的和气”“相信老人也不想看到你们现在为了一亩多的土地搞得兄弟反目”……在与会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老谢终于同意了平分土地租金。村委会也于当天将“不发放”的农改林租金及这些年产生的银行利息足额发到了三兄弟手里。

事后,我多次前往老谢三兄弟家里回访了解情况。

“感谢纪工委对解决我们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所做的努力,彻底解开了三兄弟之间的疙瘩。”在得知三兄弟相处关系融洽,一家人恢复了往日的来往和欢声笑语后,我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着落。

针对老谢对村干部的失实举报行为,我给予了批评教育,老谢也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感到深深地自责。在对周达村委会党委书记杨某某的澄清正名大会上,老谢当众向杨某某道歉,两人握手言笑。

此次问题线索的排查核实,让我对纪检监察工作也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纪检监察工作,并非全是“冷冰冰”的监督执纪执法,在纪法考量的“硬度”背后,更应该有解决群众实际矛盾和困难、保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温度”。

因为工作的原由,我婉拒了老谢多次到家里坐坐的邀请,踏上了返程的路。

一路上,晨光普照,神清气爽。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我们每一个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都应该铭刻于心的座右铭。(董春江)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