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杨震拒金,清白传家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3-10-30 16:50:33

编辑:官渡—李代瑜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杨震从少年就特别聪明好学。当时,今文经学居官学正统地位,非常盛行,于是杨震拜桓郁为师,深钻细研《欧阳尚书》,颇有成就。

杨震自身博学,热心习教,在家乡办学30多年,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当时人称杨震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人亦称其为‘关西夫子’)。”

当时职掌统兵征战大权的军事首领大将军邓鹭十分敬重杨震的学识、贤名和品行,亲自派人征召杨震到自己幕府出仕任职,此时,杨震年已五旬。由于杨震博学廉政,最后他从地方官升至太尉。

出仕以来,杨震清正廉洁,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太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今山东金乡县境)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王密顿时满脸通红,羞愧离去。

杨震为官,从不谋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他从不吃请受贿,也不因私事求人、请人、托人,请客送礼。杨震非常重视清廉家风教育,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粗布简衣,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说道:“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他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在古代这是十分可贵的品质,现在也是十分受人敬重和仰慕。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清白吏”的追求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官渡区纪委监委 苏甜)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