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 家有纪检男
来源于: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2023-09-21 11:24:22
编辑:牛明峰
“你是纪检干部,找对象又找个纪检干部,你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吗?”婚前,就有朋友这样问过我。而我却认为,家中有个纪检男,我更感到生活是踏实的,事实也确是如此。
我叫周芳,是昆明市民政局机关纪委书记。我的丈夫叫巴彦杰,现在是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巡察办主任。巴彦杰于2011年6月入党,今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11个年头。记得我们俩认识不久,经常谈论文学。他说,初中时学习的《爱莲说》至今使他记忆犹新,尤其是那几句脍炙人口的“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给他带来力量。他还告诉我,在他大四毕业之际,大学辅导员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告诫他,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的蝇头小利或者大笔的不义之财都不值得出卖人格。做人做事要有原则,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去阿谀奉承有权势的人,为官清廉,才能受民众爱戴。自己应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或富贵或清贫,都由自己做主。当时他在盘龙区公安分局纪检监察室,我在市民政局纪检监察室,一见面,就有许多讲不完的话题。
回望时光,我已只剩下青春的尾巴,他已步入不惑之年。巴彦杰作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独子,在单位上他是工作主力军,在家中他是顶梁柱。结合我们所处的纪检监察工作岗位,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仅是一种高贵的节气和品格,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巴彦杰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幸运地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在7年的从警生涯中,他从那些被抓的犯罪嫌疑人身上,领悟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廉政第一课”。一些人因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误入歧途,锒铛入狱。看着犯罪嫌疑人带着手铐和脚链,在进看守所前与家人别离,他们的余生注定要承受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当看到犯罪嫌疑人痛苦甚至绝望的表情,那一刻产生了不明觉厉的自省感,他默默发誓,自己一定要不忘初心、秉公执法,决不能被错误的价值观左右,决不能因贪欲被“织入法网”。
有一段时间,巴彦杰在度假区机关党委党风政风监督科任科长,他严格按照省市纪委和度假区党工委的要求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尤其是做好廉政教育工作,目的就是让全区党员干部立规矩、守纪律,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别人和自我教育,要两不误。”这是他的廉政教育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结合身边发生的案例,告诉亲朋好友知纪明规的重要性。“廉政教育不仅仅是抽象的党纪党规,在组织参观市警示教育基地时,我看到有的同事在看情景剧时留下触景生情的眼泪,看到同事在读那一封封刻骨铭心的忏悔录时的震撼。原来朝夕相处的同事,变为了教育基地里现身说法的反面教材,身边的同事无不感到警醒,也给我重重地敲响了警钟。”今年7月份,巴彦杰跟我谈到了警示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那时那刻,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要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格,为什么要学荷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家训,置于家中电脑的屏保上,时常警醒着我们。我和丈夫都是共产党员,是公职人员,我们希望3岁大的儿子在成长中,也能够以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思想磨炼品格。看着蹒跚学步的儿子逐渐长大,我们深刻地懂得,只有宁静、恬淡才是家庭最幸福的元素,同时也相互提醒告诫对方,如果因为自身的原因,造成家庭破裂,那对儿子来说就是莫大的悲剧。我和丈夫自觉慎独慎行,始终把对党忠诚、干净担当作为首要政治品质,做到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把清廉家风传给儿子。
研磨时光为坚守,岁月匆匆几回首。十余载的纪检监察岁月,有苦有乐,有付出有收获……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忠诚担当的丹心,要有为民解忧的情怀,要有动真碰硬的定力,要有明辨是非的慧眼,要有廉洁自律的品性。这是我和家中纪检男共同追求的优秀干部的恒定“标签”,也是我们留给孩子的精神财富。
巴彦杰的办公桌上一直放置标有“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字样的共产党员岗位牌。打铁之人要成为铁打之人,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一定践行入党誓词,对标恪守,坚守初心,砥砺前行,走好人生每一步。(昆明市民政局机关纪委书记 周芳)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