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红河源的发现与确认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3-09-21 09:17:43

编辑:富民—王焱

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执着于自己内心的行者,他们怀着对大地浓烈而真诚的爱和敬意,通过行走感知山川和河流,在行走中提纯灵魂,充盈生命。

红河源村原名“永建村”,红河源被确认位于村子后,更名为“红河源村”。1996年2月,云南天文台的柴枫子只身踏上了寻访江河的旅程,用时6年完成云南怒江、独龙江、澜沧江、红河、南盘江和金沙江六大水系干流的全程徒步考察。他的行走只是行走,又不只是行走,柴枫子身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虔诚地用双脚去丈量云南的山山水水。在漫长的行走中,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确认了红河源头所在地——巍山县永建镇红河源村,详细地名叫:羊子江“额骨阿宝”。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西河是红河上游正源、西河源头位于巍山北部花盘山中的事实就已经得到确认。志书记载:(阳江)源出(巍山)甸北花判(花盘)诸涧。但长期以来,红河源头的具体地点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如同一颗被灰尘掩盖的明珠,红河源在时光中静候,等待一个人走近它,发现它,拂去覆盖它的厚重灰尘。那时,它将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如同感知到了命运的召唤一般,柴枫子走进了红河源。

1999年初,柴枫子完成了苍山山脉峰脊线的全程纵越,在洱海中的金梭岛度过春节后,他转向巍山县,开始了寻访红河源头的旅程。3月3日,柴枫子穿过西洱河河谷,进入大理市南边的太邑乡——太邑乡与巍山北部的永建镇接壤,这里是哀牢山的起始之地,也是红河的源始之地。经过5个多小时的行走,柴枫子越过澜沧江与红河分水岭线的最北段,抵达太邑乡乌栖村。乌栖村是一个彝族山寨,是大理市海拔最高的村子,位于分水岭下部澜沧江西洱河流域一侧,靠近巍山西河上游羊子江顶点。

当晚,柴枫子在乌栖村公所住下。3月4日起,他开始对羊子江红河源域水流和水脉进行考察。通过近一个月的反复踏勘,柴枫子确认了红河源头的所在地——巍山西河上游羊子江顶点。这里是哀牢山的最北端,也是澜沧江流域与红河流域分水岭的顶点。柴枫子用了一大串形容词描述红河源:柔和、宁静、安详、朴素、清洁、纯净、宽不盈尺……

世代生活在红河源的彝族人称红河源为“额骨阿宝”,当地彝族人有语言,但没有文字,“额骨阿宝”为彝语,“额”是水,“骨”意为弯弯曲曲,“阿宝”是父亲。从彝语翻译为汉语,意为“弯弯曲曲的一条水的父亲”——红河正是这条“弯弯曲曲的水”。“额骨阿宝”的含义与红河源的内涵渊源一致,这并非巧合,而是河流地理与人文环境的深度契合。

在汉语语境中,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河流,通常被视为“母亲河”,而红河源却是父性的。在巍山地区,人们称西河为“父亲河”,这一称谓体现了巍山地区独特的文化,以及人们对西河深厚的情感。西河养育了沿岸的人民,它博大、深厚、雄浑的气质,如同一位父亲。巍山地区的一些民间神灵,也被冠以父性的内涵,当地民间还有“观音老爹”信仰崇拜,一些观音庙中的观音也被塑造、描绘为男性形象。

除了进行实地踏勘以外,柴枫子还从地质、地理、历史文化意义等方面对红河源进行了严谨详细的论证,以科学的方式得出结论:巍山西河是红河上游干流,西河源“额骨阿宝”是红河之源。

红河上游干流有三条相邻的河流:巍山县境内的西河、南涧县境内的南涧河,以及发源于祥云县、河道主要在弥渡县境内的弥渡河。三条河均位于红河上游源头附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对三河中的哪一条是红河源头干流存在不同意见。徐霞客曾实地考察过弥渡河,认为弥渡河是红河上游干流,这种模糊的认知并不是孤例,甚至当代仍有遗存。

为了验证红河上游正源的确切坐标,柴枫子对三条河都进行了踏勘,并对三条河的水文数据、支流、地质、地理进行了对比。巍山河的河长、多年平均径流量、径流面积、流域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等水文数据都大于弥渡河与南涧河。考察弥渡河时,柴枫子尤其细致,弥渡河河口枯水期流量为0至0.1立方米每秒,每年均有一段时间断流,其情形与徐霞客笔下“水若衣带”的记述一致。弥渡河河口水流缓慢而浅,柴枫子特意卷起裤腿涉水渡过河床,而巍山西河的河口处水流湍急而深,赤脚渡过是无法实现的。通过对巍山西河、弥渡河、南涧河的综合考察,柴枫子再次确认了自己的结论:巍山西河是红河的干流和正源。

柴枫子对红河源的寻访倾注了巨大的心力和激情,在描述这次考察时,他自陈:“我知道,有些意义,我绝不能辜负。它们如此沉重,又如此地强烈和明亮,在我生命里回荡。”(胡正刚)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