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

【巡察微故事】给错放的烂果“巡”个“家”

来源于:石林县

发布时间:2023-08-08 10:56:23

编辑:石林—黄俊

“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人参果废次果、网套乱扔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村民们都很满意,谢谢你们!”日前,石林县西街口镇芭茅村党总支陈书记激动地对前来回访的巡察组表示。

时间倒回2022年12月,十三届县委第五轮巡察第四巡察组进驻西街口镇芭茅村,开展对村巡察。入户走访期间,巡察组随机走进了村内的人参果分拣交易基地。

“大姐,你好!我们是县委巡察组的工作人员,这段时间对芭茅村开展巡察,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反映。”

“快过来坐,尝尝我刚摘的果子,又鲜又甜!”王大姐热情地招呼巡察组坐下,手中的活也没停。只见她熟练地将大小适中的果子套上白色网套,然后挨个放到带有泡沫隔层的纸箱中,再贴上专用商标完成封箱。

“大姐,您装箱的速度真快!”巡察组成员小刘不禁感叹道。

“让你们见笑了,收购商催得急,今晚就要装车发往外省,如果赶不上,这批果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运走。”

“收购商一般多久来一次?”

“这个不说好,上一次因为时间延误,我家好几车果子都坏了,最后只能全部扔掉。”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吗?”

王大姐无奈地点了点头。

“这些腐烂的果子如何处理?”罗组长敏锐地察觉到了背后的问题。

“起初是扔到垃圾池,但是到了采摘后期烂果比较多,垃圾池根本装不下,只能找个没人的地方倒掉。”

王大姐的回答让罗组长眉头一皱,他迅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人参果是西街口镇的主导产业,假设每户一年产生几车废果,那么全镇一年要产生……如果这些废果没有一个好的“归宿”,对村庄环境造成的污染难以估量。

离开分拣基地后,罗组长一行继续深入路花村了解情况。

一路上,运送人参果的三轮车、大卡车轰鸣不绝,过往的村民、商人老板行色匆匆,大家都在抢抓采摘“黄金期”,让人参果卖个好价钱。

道路边,几个白色泡沫网套挂在野草上随风摇曳,一旁的空地上烂果堆积成山,白色网套混杂其中,腐臭的味道弥漫开来。

经过充分地走访调研和分析研判,巡察组将问题反馈给西街口镇党委。

“西街口镇属于典型的石漠化地区,在石头里讨生活让群众受尽苦楚,经过多年的实验培育,才探索出人参果这一产业路子,破解了石漠化治理难题。富‘口袋’更要环境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人见人爱的‘致富果’不应沦为人人厌弃的‘致污果’,镇党委要高度重视,立即整改,以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罗组长掷地有声地表示。

反馈会召开后,西街口镇党委立行立改,第一时间在各村设置次废果回收点,防止乱堆乱放。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今年3月,西街口镇党委统筹协调多方力量,在芭茅村建立了1座白色垃圾处置站,在镇工业园区设置人参果废果次果集中回收点,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促进石林县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在西街口落地,逐步建立完善人参果次果、废果处置设施,解决废次果腐烂、网套乱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十三届县委以来,该县巡察机构紧盯群众关心的道路交通、教育卫生、食品安全等“急难愁盼”,推动解决卫生室空置、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400余个。同时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推动被巡察党组织建立健全制度340项,确保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不反弹,推动实现巡察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槐庆元)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