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发挥家庭“探头”作用 共筑家庭廉政防线
来源于: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2023-07-26 16:26:54
编辑:龙治宇
“你的丈夫从事公安一线工作,任务比较重,经常加班加点,希望你多理解、支持他,同时 ,希望你充分发挥家属‘八小时外’的监管作用,当好‘家庭纪委书记’,常吹‘廉政风’,守好‘廉洁门’,共同营造清廉家风”。这是昆明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党委书记深入民警家中,与民警家属深入交流的一幕。
“你们的到来,让我了解到了他工作的辛苦,在理解和支持他工作的同时,我将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配合单位做好八小时外的监督,当好家庭‘监督员’,坚决筑牢家庭廉洁防线”。受访民警家属谈到。
据悉,为坚定不移推进纪律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昆明市公安局国保支队积极探索“八小时外”监督新路径、完善形成“单位+家庭”监督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家庭监督“探头”作用,不断推动队伍监督触角从“工作圈”向“生活圈”延伸、监督时间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拓展、监督探头从“近距离”向“全天候”转变,确保队伍不越红线、不触底线、不碰高压线。
“多形式”前置监督“探头”,架起“廉心桥”。按照“主要领导包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包分管干部、大队干部包民警”的“三级包保”体系,逐级到民警家里开展廉政家访活动,把监督延伸到“八小时以外”,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今年以来共展廉政家访30人次,发放《携手努力 共同监督 坚决对酒驾醉驾说“不”——致全市公安机关民警辅警家属的一封信》87封、建立民警廉政档案69份。同时,每年组织召开民警家属座谈会,聚焦高等级勤务纪律风险、节假日“四风”问题风险以及民警纪律规矩执行情况,与民警家属深入开展交流,架起警属“廉心桥”,织密廉洁防护网。
“多渠道”擦亮监督“探头”,当好“监督员”。以大队为单位建立民警家属助廉群,并全面统计民警家属联系方式,畅通单位与民警家属沟通渠道,在群里适时通报集体活动、值班加班情况,让家属第一时间了解民警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同时可通过电话联系,及时掌握民警“八小时外”情况,进一步发动家属配合支队共同承担起规范民警“八小时外”的生活责任,破解“八小时外”管理难题。其次,定期在群里转发中纪委、省、市纪委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廉政小视频、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等内容,并在节假日进行温馨提示,为民警家属争当“廉参谋”“廉内助”,把好“廉洁关”再添力,努力营造以家倡廉、以家助廉的浓厚氛围。
“多维度”延伸监督“探头”,把好“廉洁关”。始终做到刀刃向内,关注重点人、盯紧重点事,坚持把涉酒违规问题作为警示教育的重点,对上级通报的相关案例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部署,在高等级勤务期间坚持每日岗前酒精呼气检测,常态勤务不定时岗前抽查、随机排查,有力杜绝了民警因心存侥幸导致涉酒违纪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家属助廉群、廉政家访等渠道,将民警“八小时”外的应酬活动纳入队伍管理重点,及时掌握和了解民警的生活动态,督促全体民警守好纪律底线,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多场景”放大监督“探头”,筑牢“内防线”。紧盯全队民警“三圈”,发挥好警属最直接、最用心、最有效的监督作用,重点对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复杂等问题与民警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做好民警的监督“过滤网”,在全队营造自觉远离“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以及与社会上行为不端、称兄道弟的交友行为,摒弃烟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全队民警建立正能量的朋友圈,引导民警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净化“八小时外”生活圈。同时,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常态化开展警属活动,让警属更多地融入警营,促进民警身心健康,缓解工作压力,激发工作热情。近三年以来,全队共获表彰集体15个,个人95名,其中,一名民警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实现连续三年队伍“零违纪”,奋力拼搏、敢于担当、务实苦干的干事创业精神在全支队蔚然成风。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加强‘八小时外’监督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家庭监督‘探头’作用,填补民警‘八小时外’监督空白,让家属成为民警身边的‘监督员’,让家庭成为最坚强的廉政‘后盾’”。昆明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党委书记表示。(昆明市公安局国保支队纪委 王雅珏)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