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用好这剂良药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3-06-30 20:38:00

编辑:西山—李雅静

开展警示教育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一环,已经成为各级各单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常规举措。今年4月,云南省纪委省监委就组织了33家省属企业领导班子,旁听云南能投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段文泉案庭审,切实发挥好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

典型就是镜子,案例就是警示。作为提高党员干部“免疫能力”的有效手段,警示教育能起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作用。“片中人”一滴滴悔恨的泪水,无不向“看片人”诉说着“人生都是单程票,不能重来”的道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每一声警钟都是一剂“预防针”“清醒针”,警醒自己不能在进行警示教育时心不在焉做看客、错把警示当故事,更不能重蹈“片中人”的覆辙。

警示教育是呵护清朗政治生态的一剂良药,关键在“警”。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防范警示教育出现“药效”不强、“疗效”不长的问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在“长”和“常”上下功夫,在细和准上下功夫,在真和实上下功夫;要靶向聚焦教育对象的特点,因人施教、因地制宜,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分层分类开展好警示教育,切实提升党员干部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要充分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将组织旁听庭审、参观教育基地、观看警示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与党员干部心理特点结合起来,做到有声、有色、有形、有感、有情,达到点醒“梦中人”,产生“当头棒喝”的震慑效果。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任何时候,有了外在监督的约束,也不能忽视自律自警的作用。参加警示教育,就是要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现场模拟的场景当成日常的工作场景,真正摒弃看客心态,对照“片中人”的行为和做法来审视自身,敢于自我革命,严于自我检视,做到小错即纠、小过即问,不断地净化思想、过滤杂质、清除毒素,达到“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良好效果。(西山区纪委监委 赵太崇)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