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用耳朵修车的人

来源于:宜良县

发布时间:2023-06-30 20:34:56

编辑:宜良—刘红艳

2019年5月初的一天,不时洒落的阵阵小雨,让原本清凉的气候,增添了几分凉意。驾车沿着大雾弥漫的昭彝公路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虎丘村的路上,我心里很忐忑,听说那里有个盲人师傅能修车,于是我和同伴便打算去拜访一下。

车行约半个小时,过了虎丘村田梁中桥,转过一个弯,公路左边一个彩钢瓦搭起的蓝色遮阳棚渐渐出现在眼前。车开进蓝色遮阳棚,我和同伴一下车便看到轮胎、空压机、举升机、千斤顶等修车工具,以及停放着的几辆等待修理的摩托车和一辆前保险杠拆落的微型汽车,这和一般的汽车修理厂没什么两样。

“帮我看一下我的摩托车,打不着(火)了。”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从我身边把摩托车推进了修理厂。

“打起有这种声音没有?”只见一个小伙子闻声走到了摩托车左边,一边用手转动着摩托车把手点火开关一边问。

他就是个盲人,怎么会修车呢?我心里满怀疑问。

“听得到的。”

“那就是火花塞出问题了。”说着,盲人师傅麻利地走到摩托车右边,拉出了一根黑色塑胶包着的高压线,用手摸了摸。“就是火花塞的问题,你看,这个都断了。”说着他便用手拉着一个部件给车主看。

“哥,帮我拿个新的火花塞来,还要一把尖嘴钳。”一个身材微胖的小伙子把工具递到了他手里。

不到十分钟,火花塞换好了。“你试一下,现在打火正常了不?一般很少出现火花塞断掉的情况啊。”

“可以了,多少钱?”中年男人边说边打着火。

“收你10元钱。”

我们一行人看得目瞪口呆。

待他忙完后,我们在修理厂门口拉起了家常。

盲人师傅叫杨俊玺,由于身体原因,1995年出生的他,2009 年小学毕业后便打消了读初中的念头。在父亲的支持下杨俊玺和哥哥杨俊彪办起了养鸡场,他负责在家里养鸡,哥哥负责把鸡拉到附近的集镇和彝良县城去卖。由于是生态喂养的土鸡,一度时期,他们的养鸡生意做得风声水起,最多的时候养鸡场存栏500多只鸡。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9月7日,一场地震突袭昭通彝良,震中正是洛泽河镇。受地震影响,杨俊玺和杨俊彪养鸡场的鸡先后死了200 多只,最后只得低价将剩下的 200 多只卖出,这一次创业,哥俩亏了1万多元,哥哥骑着卖鸡的摩托车也被砸坏了。

“没事,这次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总有一天还要继续。”一向乐观的杨俊玺并未因此受挫,反而安慰哥哥。

这时,太阳爬上山坡,杨俊玺转身迎着太阳抬了一下头。

“以前我是开货车的,哥哥杨俊彪从小不太爱说话,而杨俊玺从小就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孩子,他经常都会问‘车为什么会跑?’‘车部件的作用是什么?’”杨俊玺的父亲杨云松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2012年地震后,养鸡场关闭了,在家的杨俊玺也没闲着,他拿着工具,把哥哥的摩托车拆开,跟家人说要把摩托车修好,而家里人并没在意,想到他在家没事,就让他鼓捣,没想到他一弄就是一整天,饭也顾不上吃。

“那个时候我就跟自己较上了劲,一定要把摩托车修好,虽不是特别懂,但是我一定要把摩托车的问题搞清楚。”杨俊玺笑着说。

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终于在修理了第四次之后,杨俊玺真的把摩托车修好了。

“我们也没想到他真能把摩托车修理好,他只有小学文凭,而且眼睛看不见,上学都是由哥哥和堂弟、堂妹拉着去的,上课的时候只是听老师讲,就连考试都是由老师代笔的。”杨俊玺的母亲王富芝忍不住掉下眼泪来。

无师自通修好摩托车后,杨俊玺修车热情一发不可收,他把父亲的货车从头到尾、从里到外认真摸了又摸,从发动机的运转原理,到听发动机的声音,车辆的各个部件认真地研究。后来只要家里的车出问题,他都能很快判断出车辆故障并及时处理。

于是,他有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开修理厂。

在家人的帮助下,2014年3月,杨俊玺位于昭彝二级公路边的汽车修理厂开业了。由于昭彝公路车流量大,每天过往的摩托车、轿车、微型车、货车川流不息,一来二往大家便传开了——虎丘村有个盲人小伙修车特别“牛”,一听就能听出车辆故障,一摸就能解决车辆故障,有时甚至用舌头去试电流,因此来找他修车的顾客络绎不绝。

几年来,不善言谈的哥哥杨俊彪始终陪伴着弟弟,一直跟着弟弟学修车。杨俊玺说汽车修理厂生意还不错,最多的时候还带了4个徒弟,每个月有2万多元的收入,生意好的时候有3万多元收入。

“帮我看一下我这个摩托车,不知道为什么,用电打不着。”我们正聊着,一个 25 岁左右的小伙子把摩托车骑进了修理厂。

“我试一下。”杨俊玺循声走到了摩托车边,用右手打着摩托车,边听声音边说。

“应该是没电了。”

于是,他很准确地摸到了摩托车电瓶的位置,“就是电瓶的问题,你看盐酸都把螺丝浸锈了。”大家围过去一看,真是那样,杨俊彪快速地拿来一个电瓶,杨俊玺准确无误地把电瓶接上,一打火,摩托车就正常了。

这里刚弄完,一辆三轮车又开进了修理厂,是车轮胎坏了,哥哥杨俊彪拿出了千斤顶,开始拆补轮胎。

一辆货车开进了修理厂,驾驶室的胶垫坏了,杨俊玺的嫂子李正碧赶忙跑过来问杨俊玺需要拿些什么工具……

在杨俊玺的带领下,家里每个人都懂点修车技术,简单的换机油连嫂子李正碧都学会了。杨俊玺说其实只要搞清楚了工作原理,所有的发动机都是一样的,不止是摩托车、汽车、拖拉机,就连微耕机都有人拿来给他修。就连在洛泽河镇境内修高速公路的施工队的钻探机坏了,也送来给他修好了。

“今后我想把修理厂开大点,搬到县城里去,等有钱了,就去做慈善事业,帮助更多像我这样需要帮助的盲人,为他们带去光亮。”杨俊玺搓着被机油浸黑的粗糙双手,信心十足地说。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1980 年,偏执的诗人顾城写下了《一代人》这首小诗。是啊,这个从小就没有看到过太阳的孩子,一直期盼看看浩荡的乌蒙山,激昂的洛泽河。值得庆幸的是,岁月金黄,命中陡峭的山丘,终于为他芬芳盛开了另一种灿烂。

杨俊玺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光凭运气,还有他99%的努力和不放弃的豁达心境,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终于为他敲开了通往幸福的那道门,而这正是几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他的故事仍然打动我的原因。(易盛芳)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