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赵藩与“武侯祠联”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3-06-16 15:30:54

编辑:官渡—李代瑜

在成都武侯祠内,悬挂着这样一副长联,它被新中国多位领袖引用,并尊为治国之道——毛泽东曾于此联下久久伫立,并嘱咐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兴元,一定要到武侯祠看看这副楹联,才知道如何治蜀;江泽民在四川考察工作时曾说道:“成都的武侯祠里有清人赵藩的一副名联,里面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我们今天观察形势,处理好各方面的工作仍然可以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这副楹联就是著名的“攻心联”,上联为:“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为:“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其作者是云南省剑川县人赵藩。

赵藩(1851~1927),字樾村,一字蟠仙,别号介庵,晚号石禅老人,世谥“文懿先生”。赵藩生当清末民初风云变幻之际,曾入清军做过文书。入仕,历任易门训导、四川盐茶道、永宁道、按察使等职。清末民初,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曾任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晚年著书立说,为整理保护云南历史文献作出过重要贡献。

1901年,以四川义和团为中心的农民反帝反封建运动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斗争口号为“灭清、剿洋、兴汉”,矛头直指晚清四川当局。四川总督奎俊镇压不力遭到弹劾,曾为赵藩学生的岑春煊因战功显著被升调为四川总督。岑春煊踌躇满志,一进成都就大开杀戒,可谓穷兵黩武,杀人如麻。时任四川盐茶使的赵藩,既为国家安危忧愁,又为百姓命运担忧,他认为正是贪官污吏的残酷压榨造成了官逼民反这一局面,解决四川问题不能一味镇压,而应以“攻心”为上。然而,此刻“功高盖世”的岑春煊根本听不进赵藩的劝说,赵藩思来想去,便作了一副楹联,刻好后让人敲锣打鼓地送往武侯祠悬挂。

次年春,赵藩以游春为名,在武侯祠宴请岑春煊,意在借楹联劝诫岑春煊。这副楹联表面是在评价古人的功过是非,其实是在委婉提醒岑春煊要深思“攻心”和“审势”之道,短短三十个字,道出了“治世经邦”的真理,只有“兼济天下”的人才能写出含有如此深意的对联。

赵藩为人耿直,做官清廉,政声卓著。清末,政治腐败,贪官横行,民怨激愤。戊申(1908年)秋,四川以筹边饷为名,加倍征收糖税,民不堪命,简州、资州相继发生暴动,毁局殴官,停工罢市,事态极为严重。赵藩奉命查明实情并为民请命,提出“除皮宜宽,以恤编户”的意见。

当时晚清积弊深重,赵藩深知清朝的灭亡势不可免,因而转向革命,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他以“滇男子赵藩”名义致电袁世凯,揭发其图谋帝制,并参加唐继尧发动的护国讨袁运动。随着反清爱国斗争的日益高涨,赵藩的政治立场逐渐转向推翻清王朝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其人生价值也因此得以升华。(官渡区纪委监委  朱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