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 廉为本赋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3-06-14 15:10:41
编辑:富民—王焱
中国纪检监察报曾摘录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著《六事廉为本赋》节选,并说道“几十年的从政生涯,苏轼提出了很多精彩的为官思想、观点、方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从政经验,使他对宋代官僚机构的种种弊端和陋习看得更清楚。苏轼所提倡的‘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的为官精神,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有深刻的警醒意义”。
《六事廉为本赋》中讲到“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体现了一个官员的精神境界、思想素质、道德操守,告诫为官者,要心胸坦荡,为官一方,心系百姓,秉公办事,勤勉政务。
廉,广而兼者谓之廉;贪,不易取财便是贪。东坡先生世家浩气凛然,早在千年前已指明廉是为官治国之根本,贪则是祸国断业之祸首。而历史上关于清正廉洁和贪污腐败的实例不胜枚举,如人们耳熟能详的“铁面无私廉洁断案”的狄仁杰、“黑脸青天”的包拯、“两袖清风”的于谦、“直言天下第一疏”的海瑞、“清官第一”的于成龙等,他们凭借着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终得为国尽忠、青史留名,为后世所传颂;反之李斯贪私,腰斩极刑;赵高贪权,作刀下鬼;和珅贪财,遗臭千年;虞公贪宝,被掳亡国……他们皆沉溺在贪念中无法自拔,为载舟之水所淹没。
功成于廉,溃于贪。贪欲是万恶之源,古往今来贪欲不知道毁掉了多少人的功名事业,不知使多少人身败名裂,剖析近年来众多落马官员,如傅政华、周永康、徐才厚、赖小民、孟宏伟等人在早期都曾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人民和国家做出过贡献。然而,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大,因想法太多、欲望太大、思想不纯而未能经受住权、钱、美色等的考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现下,许多贪官在反思自己走上不归路的轨迹时,总是归因于“环境影响”“外界诱惑”或“各种围猎”,这只不过是他们为自己的堕落寻找借口而已。纵观大多数党员干部之所以会腐化堕落,走向犯罪,就是源于信念不坚定,思想不纯洁。“心不向廉则无所不取”,要知道为官者一旦被贪欲充斥心灵。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对腐败的警惕,就会在需要清醒时“思迷心窍”,就会逐渐丧失党员干部的立场,就会在贪欲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因此,党员干部在面对物欲横流的侵袭、纸醉金迷的奢华、灯红酒绿的诱惑,千方百计的围猎时,要常修廉洁自律之心、善养浩然之气,常筑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和精神堤坝,才能认清诱惑面前的陷阱,明白贪婪的背后是毁灭,才能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练就百毒不侵的免疫力,产生所向披靡的战斗力,才能在从政路上不走弯路,不干错事。(周轩晗)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