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唐锜: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来源于:晋宁区

发布时间:2023-06-14 11:29:01

编辑:晋宁—张亚云

唐锜(公元1493年—公元1559年),字子荐,号池南,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上东街人。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进士,是晋宁历史上第二位进士,时年34岁。唐锜初任安徽定远县令,后擢升为监察御史,巡按湖广,又出按陕西,最后转任河南按察司佥事。其处事严明果决,后因忤权要,致仕归。

一心为民 勤政务实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唐锜被任命为安徽定远县令,任上多有惠政,其间提出了正婚丧、重训词、处贫室、饬马政、减差粮、革宿弊、复旧规、开沟洫、重人命、修武备等措施。在他的治理下,定远县出现了士者兴学、农者力田、讼者得所讼而平、鳏寡者自养、役均而劳者息、征宽而供者省、废坠者举、流亡者复、苞苴弗行、悃幅无华的景象。唐锜爱民如子,所到之处人民多信从,将他视为“定远人民之福”。定远人民思念唐锜之德,把他的政绩编为民谣传颂,为他修建生祠崇祀。蔡蛟滨赞誉唐锜:“将被令好者五七人,持重练事,无如唐子。”

清心治本 淡泊养廉

唐锜不仅勤政爱民,而且廉洁自持。有一个叫顾鹏的人,被误判死刑。唐锜几经核实,认为查无实据,为顾鹏平反昭雪。顾鹏感恩,在唐锜离任定远将行时,请其兄在路上将唐锜拦下,要将五百两银子赠予他,唐锜坚决拒收馈金,并说:“我为你弟辩冤,岂是为钱?我收了能瞒他人,难道也可以欺骗鬼神?”唐锜批评了送礼之人,令他带着礼金回去。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唐锜被任命为陕西按察使。西北边境时常有警事,他严格烽火报警管理制度,添置堡垒,并经常巡视边境,又修理栈道、疏通水利。他的政绩被嘉靖皇帝知晓后,赏白金纻丝。后唐锜因力劾不法权贵遭到诬陷,降为沧州通判转袁州同知。

有人为之鸣不平,他泰然处之,说:“为官岂在大小,同为国家效劳,同为民尽心,有何言?”而后,几经波折,唐锜彻底看到当时官场的腐败和黑暗,索性罢官回乡。

重教兴学 家风纯正

唐锜归乡后,设立家塾教育唐家后代,资助家境贫困的学生,赈济穷苦民众,捐资修补州内各庙宇,为家乡晋宁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唐锜醉心文学,与当时被谪戍云南的杨慎结为文字友人,杨慎每至晋宁,必住唐家,互相唱和,情谊至深。唐锜、杨慎、杨士云、张含、王廷表、胡廷禄几人趣味相投,均怀抱救世拯民理想,被后世称为“杨门六学士”。

清代的晋宁,除李因培家族外,最大的科举世家非唐氏家族莫属。唐家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唐锜临终前对儿子的遗言都是让他们要勤劳,继承先人,乐于施善,以保持唐家的声誉。唐氏家族先后涌现出如唐以敬、唐佐、唐锜、唐尧官、唐懋德等优秀人才。

基于唐锜的科举、仕宦成就,晋宁人民为他树立了“进士坊”“御史坊”两块牌坊。(温冉)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