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深悟“舍得”智慧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3-05-31 18:12:24
编辑:官渡—李代瑜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寥寥数语传递出诸葛亮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饱含着“舍得”的智慧。不舍弃世俗的名利,就难以树立坚定的志向;不舍弃心中的杂念,就难以达到深远的境界。舍得之间考验的是智慧、是境界、是情怀……党员干部当以“有舍才有得”的价值航向指引人生巨轮行稳致远。
舍“浮躁”得“从容”。“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浮躁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病,许多人耐不住寂寞、挡不了诱惑,不能沉心静气专注做事,最终难成大业。浮躁情绪不仅对个人是大害,对党员干部成长来说,更是大碍。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参与者,党员干部要勇于担起重任,在遇到难事急事时,切记心浮气躁,应静下心来,认真思索、稳重行事,有计划有步骤的处理和解决各项事务。党员干部还要摒弃“差不多”的思想,将“认真”作为基本的工作态度,无论处理大事还是小情,始终保持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做深做实做细每一件事,更高效从容地处理棘手难题、面对复杂局面。
舍“享乐”得“认可”。享乐主义,即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大批在各条战线、不同岗位上舍弃个人享乐、甘于担当奉献的普通党员和基层干部——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载,舍弃自我的安逸和享乐,得到“最美教师”的盛誉;黄大年,兢兢业业奋战在科研一线,舍弃国外优厚待遇,留下“拼命黄郎”的美名;廖俊波,始终将人民怀揣在心里,舍弃小我,让“人民樵夫”的称号永存世间……一份份满盈盈的荣誉和“得到”的背后,是一次次沉甸甸的付出与“舍弃”,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舍”,成就了举足轻重的“得”。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抵御享乐主义的侵蚀,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舍“欲望”得“信仰”。“贪如火,不遏则燎原”。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违纪违法案例中可以发现,一些位高权重的党员领导干部,为了一己私欲,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一步一步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们也曾通过艰苦奋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过贡献,但因断不了一个“贪”字,最终身陷囹圄,前程尽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党员干部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保持自律、自警、自省,学会拒绝诱惑,才能做到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始终将“为民情怀”一以贯之。
“舍”是担当、是作为,也是磨炼;“得”是收获、是成长,更是奋进的力量。舍得之间,锤炼的是心智,净化的是灵魂,收获的是美好。领悟“舍得”智慧,方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朱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