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学懂弄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3-05-31 18:12:22

编辑:西山—李雅静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责任与担当。1921年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坚持胸怀天下”,是共产党人的气魄与胸襟,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总结,更是党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向世界作出的铿锵宣言。

“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兼济天下”意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李大钊、蔡和森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秉承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华历史底蕴,抱守着“协和万邦”“和实生物”的传统文化精神,方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牢牢扎根,引起了广大仁人志士强烈的思想共鸣,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天下情怀,也为这个世界注入了不一样的精神力量。无数志同道合的先辈先烈,聚集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旗帜下,肩负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以“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用自己无悔的青春与热血唤醒了中国这头沉睡已久的“雄狮”,勇敢担当起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时代重任。

“坚持胸怀天下”传承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骨子里对“国之大者”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历史证明,任何国家要想发展,必须遵从历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否则将被历史车轮碾压。当前我们正处于“关键时期”的历史方位,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华儿女共同期待,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基于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核心追求,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选择,开辟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坚持胸怀天下”回答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面对“世界之问”的担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将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援助的主要目的。从传统友好国家到更多合作伙伴,从周边地区到广大亚非拉地区,中国对外援助已历经70余年风雨,已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如今,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面对一系列“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及时回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时代命题,既表明了中国引领世界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也展现了中国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西山区纪委监委 赵太崇)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