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石小而取之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3-05-26 16:59:03
编辑:富民—王焱
周末带孩子爬山,从西山脚下出发,步行至龙门入口,单程约7公里,一路风和日丽,俯瞰滇池碧波万顷。孩子兴奋地在松林间穿梭,不一会儿就捡了一个小石块跑回来,上面的花纹形似小鸡脚印,表面光滑圆润,甚是有趣。看他颇为喜欢,我就说喜欢就带回去吧。
孩子没有说话,把小石头从左手放入右手,反复摩挲,挠了挠头,又把小石块放回了“原位”。我疑惑地问他怎么不要呢,他嘟囔了一句说“无乃伤清白”。
后来,我悄悄用手机查了一下“无乃伤清白”语出何处、意指什么。一查才知道,这原来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三年为刺史》一诗: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公元822年,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主政三年的他恪守为官清廉操守,生活清苦“饮冰复食檗”,勤政爱民。三年后,在即将离任时,白居易游玩天竺山,从山中拾取两片顽石带回留存为念。多年后,白居易在行李包里发现了这两块踏青捡回来的石头,大为惶恐,认为两块石头胜似价值连城的“黄金”,取走两块石头好比贪污了杭州的“千金”,倘若每个游人皆如此,天竺山为期不远“山将不山”。于是,白居易情真意切地写下了这首“忏悔诗”《三年为刺史》,以此自警。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耳熟能详的道理在生活的琐碎中渐渐淡出,我们更是在自以为的“小”中慢慢放松警惕、让出底线,还需要孩子时时来“提醒”、敲打方才醒悟。很多时候,不以为意、心存侥幸的“小节无害”,就是“潜伏”的溃千里之堤的“蚁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清代贪官和珅也曾博览群书,深知“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道理,在其出任户部侍郎的时候还多次谢绝了一个小官吏因受提拔而送他的礼品和玉石,更是刚正不阿查办了李侍尧贪腐案。为官清廉、成绩斐然,和珅很快得到了皇帝赏识,在短短八年时间内,从一个三等轻车都尉晋升为户部侍郎和军机大臣。可是,“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的和珅以“穷怕了”不断宽慰自己、放纵自己,在青云直上时“一边升官一边发财”,由量变到质变,从最初的收一点点“礼”、挪一点点“款”,到最后成为历史上的“巨贪”。
从和珅身上,不难发现他与许多落马官员的相似之处,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成功的中年,在其中,我们更是看到了纪律意识“松绑”、失去“时时以自省”后,戛然而止、悔恨万分的晚年。
小节上的“忽视”导致大节上的“失守”。
廉吏白居易时常反躬自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不断修正完善,严于律己、防微杜渐,身体力行地坚守着“勿以石小而取之”的品行,和珅终因贪欲作祟留下千古骂名。
登西山,五百里滇池清澈澄明。我们徒步,来回14公里,空手而回。却也因此“神清气爽”,倍觉收获满满。(王焱)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