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装上阵做实调查研究
来源于:石林县
发布时间:2023-05-25 11:13:17
编辑:石林—黄俊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再次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调查研究重在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实践中,部分党员干部虽勤于调查研究,但依然不会调研、不善调研。这其中固有能力不足、经验有限的短板弱项,但身入心不入,放不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也是顽瘴痼疾之一。《方案》明确,开展调查研究,要因地制宜,深入基层单位,转换角色,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调研过程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放下“高贵”的身段,低下“高昂”的脑袋,轻车简从、求真务实,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放下架子包袱,甘当“小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调研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这既是谆谆教诲,也是方法指引。调查研究是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也是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群众,以“学生”的姿态去求教,真心诚意拜群众为师,才能获得最真实的一手资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调研时,总不忘看看群众家里的米袋子,看看碗柜里吃剩下的菜,因为那是群众生活水平最真实的模样。正因为深入“人间烟火”,才听到了群众的真话实话心里话,听出了群众的麻烦困难和期盼向往,做到胸中有丘壑,眼里有山河。
丢掉面子包袱,打破砂锅问到底。问出水平,才能答出精髓。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调研时,总不忘问问“为什么”,在一次次刨根问底中,问出了真情况、解决了真问题。要想问出水平,必须做足“功课”。调研前,要明确调研目的,知道为解决什么矛盾而调研,防止“闭着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问题确定后,还要蹲得下去,到最艰苦的地方、问题多的地方,对问题刨根问底,追根溯源。对于不了解的情况、不掌握的问题,敢于丢掉面子,虚心向群众求教。对于了解到的情况,发现的症结,要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深究细研,拿出实招、硬招、高招,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卸下成绩包袱,既报喜又报忧。俗话说“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只讲调查研究中的亮点、成绩,遇到问题、缺点就避重就轻、避而不谈。“只报喜不报忧”式的调研,不仅偏离了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初衷,甚至导致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意见建议误入歧途,影响施政决策。人无完人,事无完美,调研中要坚持一是一、二是二理念,正视调查研究中的“喜”和“忧”,以“闻喜而不骄,闻忧亦不惧”的态度对待调查研究结果,一方面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另一方面出实招、见实效解决矛盾问题,将“忧”转化为发展的新跳板,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李卿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