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昆明红色记忆之护国出征

来源于:盘龙区

发布时间:2023-05-15 18:08:42

编辑:盘龙—王国敬

1915年12月25日,原本只是个普通寻常的日子。然而就是这一天,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古城昆明,响起了时代的最强音。云南人护国首义的壮举,无疑成了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一场大决战,它就像一个惊天炸雷,震动了华夏大地,让袁世凯感到了末日的来临。也让全世界对云南投来了倍加关注的目光。

1916年的元旦,就在袁世凯上演称帝登基丑剧的同时,老昆明的数万军民汇集到了北教场。在那里,他们誓师出征,举兵讨袁。护国军经过的被称为昆明的“凯旋门”的金马碧鸡坊,途经拓东路、状元楼(这条路线也是21年后“抗日滇军”北上抗日的出发路线)。

新的一年开始,拓东路迎来新的气象:

和昆明其他街道一样,拓东路上贴满了“拥护共和万岁!”“反对帝制!”等红纸金字的标语;临街铺面上,挂出了“立马华山,推翻帝制!挥戈燕地,重建共和!”“眼看金马腾空日,从待黄龙痛饮时!”的对联;

沿街店铺,张灯结彩,悬挂旗帜。事关国家命运,民族兴亡的护国运动,昆明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气魄豪迈:路人受到鼓舞,群情激奋,各族群众高呼“打倒卖国贼袁世凯!”“拥护共和民国!”;

演说团发表演说,号召民众行动起来,踊跃参军,捐钱捐物,重建共和;

东岳庙的广场上,青年学生演出活报剧,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袁世凯卖国称帝丑态;

富滇银行派出员工,各界人士和临街百姓纷纷解囊,捐款助军,各族妇女摘下手镯、耳环,支援义军;

云南妇女会发动妇女精心刺绣,用自己的心血,为每个出征战士送上绣有“护国军万岁!”“妇女爱国!”的手帕,鼓励家乡的将士们英勇杀敌;

商界老板联合起来,捐款捐物,还专门捐助了20多挑昆明有名的允香斋大头菜,30多挑各色精美的糕点,他们敲锣打鼓地,把自己的心意送给护国军。

护国军出征那天,昆明城内的各条大街上,扯着彩色布棚,遮天蔽日,十分壮观,拓东路上更是火热,各族民众称之为“瞒天过海”,用这种独特方式表示对家乡子弟兵的送别。各界绅商人士和青年学生,共计两、三千人,都集中到了状元楼,热烈欢送护国军出征。许多女学生深情地给出征官兵送上了意味深长的手巾。

云南首义,护国讨袁,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护国军将士,脚步铿锵有力,拓东路沿街民众纷纷向部队送茶水,送吃食。真可谓:箪食壶浆,部队给养供应,向导救护,都尽力而为。

在讲武堂担任过教官的周钟岳先生这样评价:“诚以护国之役,吾滇军政各界及全省人民皆与有力。使非吾滇人之慷慨好义,则唐公一人亦不能成功,吾滇人民因此役而牺牲甚大;然共和得以恢复,民国不至动摇,则吾滇民亦丝毫无所悔,仍当竭力捍卫国家,使国基益得以巩固。此则吾滇人共同之心理,亦愿为国人正告者也。”

云南人民为国家、为民族贡献尤多,功勋卓越;护国战争最终取得胜利,袁世凯的帝王梦彻底破灭。孙中山先生对云南是赞扬有加:“云南起义,其目标之正确,信心之坚强,士气之昂扬,作战之英勇,以及民心之振奋,响应之迅速,与黄花岗之役、辛亥武昌之役,可谓交相辉映,毫无轩轾,充分表露了中华民族之正气。”(詹霖)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