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对联 思廉洁勤政之道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3-05-09 10:00:34
编辑:富民—王焱
“五一”假期四处游玩,读得许多名胜古迹中的对联,记忆犹新的有三副:一是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二是清朝穆宗同治六年,两江总督曾国荃重修岳阳楼时,云南罗平文人窦序题湖南岳阳楼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怅然泪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第三副是剑川人赵藩于清末光绪二十八年任四川盐茶使时题写于成都武侯祠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查阅武侯祠的相关资料发现,有关武侯祠的名诗名联很多,有杜甫的《蜀相》,还有董必武先生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名句。赵藩题写于成都武侯祠的这副对联以“攻心”“审势”概括了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历史活动和经验,寓意深邃,是武侯祠所有联语中的上品。联语字面大意是能采取攻心办法服人的,会使那些疑虑不安、怀有二心的对立面自然消除,自古以来深知用兵之道的人并不喜欢用战争解决问题;不能审时度势的人,其处理政事无论宽或严都要出差错。
遥想刘备当年,益州初定,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吴跃跃欲试,南有孟获蠢蠢欲动,蜀中疲敝,存亡难卜。于是诸葛亮南征时采用参军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的建议,“七擒孟获”擒而后纵平定南中,稳定后方,为后来的九伐中原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和粮草。事实证明诸葛亮是实践“战是为了不战”的原则,所以说他“知兵非好战”。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定益州后,诸葛亮所定刑法严峻,法正以高祖旧事难之,诸葛亮据理相驳,表示了乱世当用重典、打击地主豪强的决心。据史家分析统计,三国时期蜀汉的经济实力只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在当时的背景之下,诸葛亮一系列治国举措起到了稳定社会、强国富民的作用。
品咂对联,不经意间咀嚼出一些道理,甘之若饴。
“攻心”“审势”是“管人”“管事”大要,是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大到治理一个国家,小到领导一个企业,管理一个部门,莫不如此。“攻心”即“得人心”,使人心悦诚服,“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而“得民心”离不开勤廉、务实、诚信、宽容等等。“以人为本”,即以“人心为本”,对人心的引导,最终是要靠“润物细无声”的思想疏导工作,靠文化引导的力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志士仁人的不懈追求,在逐梦过程中,应具有这种善于“审势”的睿智,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眼光和胸怀天下的时代格局,审时度势,服务于民,牢固树立“人民是最大的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思想观念勤勉尽责。(李建华)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