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饭局”事小 作风事大

来源于: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2023-03-17 17:21:23

编辑:龙治宇

近日,云南省纪委监委拍摄的系列片《问“剑”破局——“清廉云南”建设“固堤行动”进行时》,对剑川县20余名党员干部违规聚餐饮酒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在全党重拳出击整治“四风”顽疾之下,近年来,公款吃喝风得到有效遏制。但剑川县迷失在酒局中的20余名党员干部,罔顾禁令,违规吃喝,逢请必到,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不管是“违规公款吃喝”,还是“违规接受宴请”,本质上都是舌尖上的腐败,根本上都是在吃权力,都是权力之手乱伸的凸显,这种行为,助长了官商勾结,破坏了“亲”“清”政商关系,污染了政治生态,必须严查狠打。

饭局不是不能吃,而是应考虑如何吃。人情往来是常事,外出聚餐也在所难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干部吃请聚会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规矩的吃,既合情又合理,公事公办;发生在剑川县这起典型案例,表面看是人情往来,实际是顶风贪腐,无视纪律规矩。他们吃掉的是作风、党风和民风,败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伤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感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招待有规矩、讲规矩,对进一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未尝不是“兹事体大”。

对于“饭局红线”,从中央到地方,都曾发文警示,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饭局”事小,但作风事大,如何防止触碰饭局“红线”,如何坚决制止“口舌之欲”,既是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的检验,也是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作风考验。云南省纪委监委以“零容忍”的态度提级办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传递的就是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贯到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

“严治之军,所向披靡;无治之兵,百万无益”。此次剑川县发生的违规典型案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四风”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改头换面、隐蔽性问题。要结合清廉云南建设“固堤行动”,压实“一把手”政治责任,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敢说不,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树立“治未病”工作理念,对不担当、不用力、不作为敢较真,做到从点滴小事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真正使党员干部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筑牢“守底线”自律意识,对“破法”“破纪”行为敢碰硬,对歪风邪气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严肃查处,做到敲警钟、强震慑、明规矩,使“四风”问题无处遁形,以徙木立信、以上率下的作风,推动化风成俗,形成自觉,锲而不舍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昆明市公安局科信支队政干兼纪检员  牛国忠)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