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揭疤亮丑解心结 靶向回访唤初心

来源于:嵩明县

发布时间:2023-03-17 11:19:09

编辑:嵩明—王瑞华

“我当时受到处分后很自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出门,生怕被人指指点点,甚至萌生了以请假回避他人议论的想法。”

“我现在也是啊!自从被处理后在同事、朋友面前都抬不起头,走到哪里都感觉有人在笑话我……”有了其他人的自晾“家丑”,半年前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李某这才敞开心扉,打开了话匣子。

这是嵩明县纪委监委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以“个性化”回访教育,让“掉队”干部放下包袱、打开心结、重新上阵的一个缩影。

据悉,近年来该县纪委县监委始终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既动“刀子”,又开“方子”,持续做好回访教育工作,让受处分干部在组织的关怀下坚定改过自新的信心和决心,重燃干事创业激情。

“对于受处理人员来说,都会有一段不良心理敏感期,正因为他们犯错误受到了处分,所以更希望得到领导同事的尊重,也更反感别人‘揭伤疤’‘翻旧账’。”该县纪委县监委案审室负责人表示:“要深入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和他们感同身受,采取他们乐意接受的教育方法,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针对受处分人员不能正确对待组织处理,抵触情绪和疑心较重,不愿和他人谈心、交心,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问题,该县纪委县监委“对症下药”,在精准“画像”,因人施策拟定个性化回访方案和谈话提纲的基础上,专门邀请曾经受过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影响期或处分期满后,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的同志一起参加回访,通过让过来人自揭“伤疤”、自爆“家丑”的方式打破受处分人员的尴尬境地,消除心理隔阂,在交心谈心中寻求“切入口”,在思想共鸣、真诚沟通中消融心中坚冰,帮助受处分人员顺利度过“心理敏感期”。

同时,通过请过来人讲述自己从“跌倒”到重新“振作”的心路历程,帮助受处分人员正视错误,解开心结,找准方向,重燃干事热情,真正把回访教育的形式手段做“活”,把受处理人员的思想疏导做通。据了解,2022年以来,该县纪委县监委共对94名受处分人员进行了类似的暖心回访,回访率100%,真正达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处理人不是句号,只是逗号;拔烂树、治病树不是目的,而是过程。”该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保持‘惩’的力度、探索‘治’的途径、发挥‘救’的效能,不断发挥回访教育正面导向作用,帮助受处分人员正视错误打开心结,振奋精神担当作为。”(王秀云)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