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起云岭 美名传千古 | 张瑾:名不可磨石不烂

来源于:驻市文化和旅游局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2023-03-13 16:37:06

编辑:李玥

 

张瑾,字子瑜,又字去瑕,号涤园,明崇祯二年(1629年)出生于江南江都(今江苏扬州)。清康熙二年(1662年)考中举人,康熙年间授云南昆明知县。《清史稿》《新纂云南通志》分别将其列入“循吏传”“名宦传”。据《新纂云南通志》:“张瑾为昆明令,善政甚多,而阮、岑、唐诸《志》语焉不详,治绩莫由表现。兹据《清史稿》等书补之,俾后之为官吏者有所取法云。”虽然张瑾年过花甲才被授任昆明知县,任期仅3年,但这是其人生的“高光时刻”。

天资聪颖 家教有方

据周彝《张涤园行状》及宋和《张涤园墓志铭》记载,张瑾先祖是西域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其始祖阿布拉都因军功被赐姓张,后来迁居扬州。“代以武功显,至君之大父梅亭,始以文学造其家。父酉山,为士重”。张瑾12岁父丧时,见仆人懒散,“乃大书饬约榜中庭,纲条井井”,展现了杰出的管理才能,乡里老者认为他“必以吏治显”。后来张瑾因战乱被军队掳走,受到参将王叙宾的赏识,认为他“神检,必儒家子”。张瑾的母亲是名门之后,“出自名儒生木先生之后,能世其学,称为女宗”,张瑾的成就离不开母亲对他的谆谆训诲。当有人称赞张瑾为“老狱才”时,他的母亲严厉告诫儿子:“我不欲尔效张汤(汉代的酷吏)劾鼠也。”表明她虽然希望张瑾出人头地,但不愿他成为酷吏。

 断案有法 勤勉于公

 张瑾在断案时的做法常常出人意料。据《清史稿》记载,有一位将军的仆人因杀人被张瑾捕获,负责刑狱的按察使摆下酒宴招待张瑾,想请他网开一面,张瑾却“阳诺之,退而正其罪”。巡抚的儿子想要夺取一位书生的未婚妻,张瑾就让书生和他的未婚妻在县庭拜堂成亲,并声明:“法不得娶有夫之妇,妇乘我舆,壻乘我马,役送之归,有夺者治其罪”。当地一个豪强侮辱官绅,张瑾听说他的妻子患病,为了让他照顾妻子,便法外留情没有惩罚他。后来,张瑾又让缙绅请求释放豪强,他向人解释原因:“缙绅力终不足胜豪,豪暴戾又有病妇,杖之益与缙绅仇,后事不已。不若我为恶而归德于缙绅,怨可解。”既顾全人之常情,又化解了双方的仇怨,这种断案方式不同一般。

张瑾断案明快,据《清史稿》记载:“(张瑾)初至,滞狱以百数,断讫皆当。后一省疑狱辄付瑾治,屡有平反”。《张涤园行状》中记载,上一任昆明县令“年累而狱山积不能理”,张瑾到任后,仅一个月就把所有积案全部审理完毕。此后但凡府城碰到疑难案件,上司都会先问“经昆明谳否”。张瑾严于律己,为还老百姓公道,办案不辞辛劳。《张瑾传》记载,张瑾断案从来都是不分昼夜,有了案子,立即审明,绝不拖延。纵然时间已经很晚,他也会说“犹可坐庭也”,一定要把案子审完才肯休息。

垦田浚水 谋民之生

《清史稿》记载,张瑾出任昆明县令时,正值朝廷刚刚平定吴三桂叛乱,昆明百姓赋税繁重,张瑾曾请求朝廷减免部分赋税,但未获批。他便“疆画荒地,招流亡,给牛种”,鼓励垦荒,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年垦田千三百余亩,三年得万余亩”。昆明县曾有惯例,百姓每年要拿出“十金”供县衙使用,张瑾认为“吾食禄于君,不食佣于民”,果断废除了这一惯例。

张瑾在任期间兴修水利。滇池在夏秋两季会暴涨入闸河,淹没田地。当时晋宁与昆明相邻,上级官员为保护晋宁的田地,准备把晋宁的水引入闸河,张瑾则认为此做法不妥,便与上级官员据理力争,最终保证了昆明百姓的利益。张瑾通过考察,了解到白沙、马袅、清水三条河道被堵塞,“因其高卑,疏其底滞,浚其源流,疆其畔屋,亲操版闸,躬行劳徕,积工万计”,最终治理好河道,解决了旱涝困扰。

《张涤园行状》记载,昆明县城大小东门外原是繁华的市场,因战乱导致荒废衰败,杂草丛生,盗贼在此集聚。张瑾命人“芟除其草窃,创造其室庐,以居流亡”,又“移城中骡、马、猪、羊诸市实其中,遂成货廛牧圉,而萑苻绝迹矣”,清除盗匪祸患,当地经济水平和社会秩序得以逐步恢复。

以劳卒官 永垂来祀

张瑾任昆明县令时已经61岁,3年后因劳累过度逝于任上。云南府昆明县儒学生员郝维时所作《祭张涤园文》评价他的功绩:“惟是甫阅岁,而老者安,少者育,饥者食,劳者息,死者殡。男女贫无家者,庶民顽不率教者,子弟穷而不能学者,夫子皆婚之,嫁之,化之,导之,非所谓因民而利,务实而不务名者哉!”“先生为县虽三年,而百年之化不能过”,他3年的治理,超过了过去百年的教化效果,因此确立了张瑾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新纂云南通志》记载,张瑾死后,“巷哭路祭者,不可胜计。士民图其像藏之,请祀名宦。祭日,诸司皆至,为立‘遗爱碑’。”《张涤园行状》中也说:“滇人最重名,宦非有大功德于民者不祠,自庄蹻、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以下,皆可指数,至是,请祠君。”在百姓眼中,张瑾与庄蹻、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对云南有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等量齐观。张瑾出殡时,老百姓感念其恩德,“云南空城送”“万民请命上帝,当再生矣”。宋和在《张涤园墓志铭》中写道:“循吏夜台石一片,名不可磨石不烂。”张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鞠躬尽瘁,为民谋利的实干精神,值得今天为政者学习。(王琪  阳正伟)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