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廉政教育

寻甸:“双语”开展警示教育 提升警示教育实效性

来源于:寻甸县

发布时间:2023-03-13 16:03:21

编辑:寻甸—凡玉莹

“本该带头遵规守纪,却违纪违法,甚至付出生命代价……”近日,寻甸县鸡街镇纪委在四哨村委会开展一场特殊的警示教育。

四哨村委会是彝族村,彝族素有“无酒不成宴”的习俗,这也为酒后驾车埋下严重隐患。此前,四哨村监委主任孙某某酒后驾车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为此,鸡街镇纪委以“双语”讲解的形式给该村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开展了一场符合当地村情民情的警示教育。

“孙某某在纪律面前抱有侥幸心理,才酿成大祸,这说明我们的警示教育还不深不透。”鸡街镇纪委书记王其智表示,孙某某餐后请别人帮忙开车,但离家3公里时,便自己驾车出了交通事故。鸡街镇纪委从该案例中进行深刻反思,将农村党员违纪行为分类,对违纪行为多发频发的村委会,根据违纪行为类别有针对性开展警示教育。对少数民族村(社区),用“双语”开展警示教育,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这是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利用“双语”开展警示教育的一个缩影。寻甸县境内有回、彝、苗等少数民族人口13.91万人,占总人口的24%,众多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和信息较为闭塞,对党纪法规学习较少,对违纪违法行为认识模糊。

为确保警示教育全覆盖,该县多措并举,以“双语”的形式把警示教育开展到基层干部和群众身边。如,七星镇纪委在窝子田村开展“双语”宣讲,为苗族党员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纪法规,并结合七星镇近三年违纪案例开展以案说纪,推动以案促改。如,凤合镇纪委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在多姑村委会开展彝汉“双语”宣讲,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反腐败斗争形势及基层“微腐败”结合起来,通过剖案例、释法规、明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如,河口镇纪委在撒米落村委会用彝汉“双语”开展“一案一剖析”,用本地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讲案发原因、讲制度短板、讲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性。

“警示教育明确指出了什么可以干、什么不能干、该怎么干。今后要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功山镇纲纪村委会偏路村村民小组长说道。

“双语”开展警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接地气,少数民族党员能听清、听懂、听透彻,切实增强农村党员纪法意识。下一步,寻甸县纪委监委将扩大“双语”宣讲内容与形式,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浅显易懂的语言,教育引导农村党员“懂政策、知敬畏、讲规矩、守纪律”,让老百姓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何丽萍   王其智  张堂春)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