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从《奏陈时务折》窥见清吏赵光的一生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2-11-28 10:36:48

编辑:官渡—李代瑜

赵光(1797—1865年),字蓉舫,云南昆明人。性抗直,制行纯笃,进退必以礼,名闻乡里。嘉庆二十五年(1820)二甲进士,历任工、兵、户、吏、刑五部尚书,是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老臣,位列三公,官居正一品。同治四年(1865年)去世时,谥“文恪”。

清王朝自嘉庆后,吏治逐渐腐败,州县吏多不行法度,狼狈为奸,黎民百姓生活痛苦,清王朝危机四伏。三十年(1850)三月,赵光直言上疏《奏陈时务折》,从肃吏治、修武备、勤缉捕、杜亏空四个方面入手,力图祛除沉疴积弊,以还朝纲社稷海晏河清。

整肃吏治,安民先察吏。州县长官本是亲近爱抚民众,位卑而责重的官职。自从清朝开始花钱捐官(买官)以来,官场上的官员日益庞杂,导致官员素质良莠不齐,舞弊贿赂、侵贪钱粮、官官相护的现象屡见不鲜——正当的供给,则挪用转移侵吞,造成国库亏空;讼案则株连、搁压,偶有人控告举报或参劾,却总是遭受多方的压制。赵光坚定决心纠正歪风邪气,疏请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官吏。

修肃军纪,重选将练兵。国家每年花费大量钱饷在军备上,却收效甚微。当时军队营伍废弛、兵娇将懒,且行私媚上、克扣肥己之风气已深。事关国防,赵光倍感忧虑,谏言陈情点明要弊:陆军兵械弊坏不修,火炮抬枪等练习都不甚熟练;水师更是军行毫无纪律,以致盗劫频发,打仗时敌船甫一出现便放枪炮,待至近前火药已罄,如此未见贼踪便已兵心退缩、闻风而逃,诸多军械便拱手送给了敌人。赵光急呼:“夫练兵必先练将,材艺迈众,忠勇无前,如昔时杨遇春辈,渺不可得,缓急何恃?”随即奏请令各直省将军、督、抚、提、镇,整饬营务,革除陋习,秉公甄别考核,鼓励人才,以修武备。

弭盗安民,力行保甲制。时全国各地民变此起彼伏,官吏姑息纵容,赵光奏请令各省督抚督同地方文武官员认真缉捕,力行保甲制(宋朝开始通过户籍编制管理人民的统治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对庸懦姑息、避重就轻等行为应及时整顿,以防奸匪交接、规模壮大而酿成大祸。再则,赏罚必须分明,对于浑水摸鱼、无实绩的官员应给予重处,且不留他人为之回护的余地。最终,“庶捕务勤,而盗贼敛迹矣”。

纠治奢靡,杜钱粮亏空。时各省官仓钱粮亏空严重,赵光言:“直省钱粮各有定额,尽数征解,不至亏空若此。”以赵光之见,国库空虚无外乎众州县官员,平日奢侈糜烂、任人唯亲,挪用公款吃喝贿赂……如此东挪西用,遇到督察便焦头烂额、互相勾结遮掩。赵光提出,要严定章程,盘查账目,让官吏结算其任期的款项,不能交代清楚的,不得提拔升迁;对于确有侵占挪用行为的,从严参办,以清积弊。

赵光切中时弊的政治主张及其杰出才能,由这些谏言可见一斑,也深受皇帝赏识,“优诏嘉纳”。

此外,赵光清除漕粮积弊、督办京师五城团防事宜、讯明私硝一案、编修《宣宗成皇帝实录》、参与查办咸丰朝第一大案“戊午科场案”、执掌科考为朝廷选拔大量可用之才、爱惜百姓奏请旌恤昆明等处因受匪盗滋扰殉难之绅民……众多功绩不胜枚举。

纵观赵光一生,其勤慎实干,政绩斐然。作为一名官员,能够大胆揭露当时吏治、军事等方面存在的腐败问题,言皆恳切,不避时忌,不惮犯忤,其刚正不阿、勇于担当、秉公执政的政治气魄值得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朱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