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

一把钥匙开好一把锁!昆明石林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

来源于:石林县

发布时间:2022-06-29 17:43:41

编辑:石林—黄俊

“既然违反了纪律,就要虚心接受。违纪款不仅要主动退,还要动员相关人员退。”石林县长湖镇维则村的会场内,鸦雀无声,来自全镇各村的党员干部不时点头认同,不时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这是石林县常态长效开展警示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石林县深入挖掘各层级各系统各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分层级、分类别、分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注重“一把钥匙开好一把锁”,做深做足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用好用活“本土教材” 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通报的典型案例中,不少人都认识,有些还是曾经的同事,‘身边人’变‘案中人’,我深感震撼、深受警醒、深受教育。”

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是石林县纪委监委加强和改进警示教育,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石林县坚持常态化通报曝光。每查办一起腐败案件、每处理一个作风问题,都纳入警示教育“活教材”和案例资源,充分发挥反面典型“当头棒喝”的作用,不断提升警示教育感染力和针对性。今年以来,先后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全面从严治党宽松软、违规发放津补贴、侵害群众利益、酒驾醉驾等违纪违法问题5批22个。

针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后驾车屡禁不止、履查履有的现象,县纪委县监委筛选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酒误人生》,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汲取教训,引发强烈反响。“当事人现身说纪说法,亮出罪与罚的沉重代价,这样的提醒和警示太及时了。”参加警示教育的一名乡镇干部表示。

按需制定施教“清单” 深化重点领域系统施治

对问题易发、多发的行业领域,对症施策,分系统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解剖麻雀、举一反三,深入揭示行业系统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各行业领域政治生态持续好转。

“某县直单位对下属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不以为然,非但不履行监管职责,反而认为津补贴是一种激励机制,助长了违纪人员的错误认识。”针对监督发现的部分单位滥发津补贴问题,县纪委县监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整治,共发现问题20个,处理4人。同时,对重点单位政治生态进行分析研判,形成专报直报县委主要领导,推动相关岗位人事调整。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大会,制发纪律、监察建议书,参加整改会、专题会等会议,“贴身”监督检查,压紧压实驻在部门主体责任,督促持续整改、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今年以来,先后聚焦住建、国企、公安、教育等系统开展专项整治,办好一个案件、整治一个行业、净化一片区域成效初显,不断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意识、规矩意识和纪法意识。

紧盯“关键少数” 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置

县委书记、县纪委书记常态化约谈分管地区和单位“一把手”,围绕各单位“一把手”及班子成员岗位风险、廉洁用权,以及党员干部“社交圈”“朋友圈”、家风建设等方面,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置。

“大家岗位关键、职责重要,直接面对的诱惑、拉拢和腐蚀,比一般干部更复杂、更严峻,稍不注意就会掉‘陷阱’、成‘猎物’,这就要求我们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强的纪律来约束自己。”县纪委县监委坚持把警钟敲在履新时,每提拔、进一步使用一批干部,都要开展严肃深刻的廉政谈话。同时,强化对“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检查,日常监督、专项督查、巡视巡察等均向“一把手”聚焦。

适时组织“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正反教育,对照反思、查摆自身,通过沉浸式、对比式教育,增强感召和警示,切实将“纸上教训”化为“心中敬畏”。(黄俊)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