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模块化”破解“四项监督”统筹衔接难题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2-05-31 16:51:38
编辑:富民—沈鸿雁
为推动“四项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更加有效覆盖提升,切实解决实践中仍然存在的“牵头不抓总、配合不跟进”、问题线索各管一块、互不通气、廉政档案信息不共享等衔接不畅的问题,2021年以来,富民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制定出台《纪检监察机关推进监督“模块化”工作方案(试行)》,推行监督“模块化”工作机制,形成“模块化调度、模块化管理、模块化监督、质效模块化”的有效体系,有力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具体化、程序化、规范化。
整合力量,模块化统筹监督单元
强化统筹理念和系统思维,将全县监督力量“模块化”整合,实现基层监督执纪从“独立分散”向“模块联合”发展。精准组构监督单元,以“副书记(副主任)+常委(委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街道)纪(工)委+巡察组+纪律作风监督员(特约监察员)”模块统筹构建三个监督单元组,分区域、分部门对全县51家单位及其下属单位、7个乡镇(街道)开展监督。
同时,强化归口统筹调度。通过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提出意见建议等方式,把“四项监督”统筹衔接落到实处。党风政风、信访室、案管等部门统筹协调、联动调度,强化问题线索、政治生态的分析研判。
此外,定期召开廉情分析会,通报工作情况、提示监督重点、集中研判问题,定期动态评估、开展廉情分析。县委巡察机构与县纪委县监委围绕巡前、巡中、巡后三个环节建立情况通报、沟通协调、成果运用、整改监督机制,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度。
强化联动,模块化设置监督功能
设置调研监督、监督检查、监督调查三大功能模块,以固定监督模块和跨监督单元的组合,实现“单一模块作用发挥、模块组合高效响应、监督单元协同联动”。
践行“一线工作法”,开展“田间地头”的调研监督,通过现场调研、实地察访、互动交流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督、主动监督,在一线发现问题、发现萌芽状态问题,及时督促提醒、抓早抓小。通过“蹲点式”“体验式”“点穴式”“推磨式”等监督方式,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安排,以及中央、省市纪委监委关于纪律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整治等相关要求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对监督单位、对象问题线索进行协作办理、提级办理、直查直办;对问题线索调查核实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部署巡察重点关注的单位、系统和区域,优先开展巡察或巡察“回头看”,拓展线索来源。
分类施治,模块化推动监督效能
贯通运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成果,推进监督信息互通、提质增效。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由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县委巡察机构分别按程序反馈至责任单位督促整改,同步抄送其他“四项监督”主体,供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参考。对发现的普遍性、系统性问题,由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制发“三书一函”、第一种形态提醒函反馈责任单位,同时抄送县级分管领导、抄告县委巡察办;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由县委巡察办将巡察反馈问题抄告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强化纪检监察日常监督抓好面上整改,持续放大监督效应。
2021年以来,富民县纪委监委分批调研走访村(社区)56个、重点企业27个、机关部门36个以及党员干部152名,开展专题调研监督8次,形成调研报告16份;围绕疫情防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镇村换届纪律、中央环保督察、COP15筹备工作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83轮次。县委巡察办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向县纪委监委发出建议书3份,2021年对5个党组织开展巡察“回头看”,对16个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对1个系统开展联动巡察。通过巡纪联动“模块化”治理村(社区)干部违规发放津补贴等8个突出问题,移交重点人重点事问题线索33件32人,推动党纪、政务立案9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清退违规资金180余万元。(王焱)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