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聚焦“小微权力”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来源于:晋宁区
发布时间:2022-05-31 16:37:17
编辑:晋宁—张亚云
“从几十元的森林防火物资购买到乡村振兴上百万的工程建设,只有监督到位,才能让村干部用好群众赋予的‘微权利’,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大作用’。”近日,在晋宁区双河彝族乡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会上,通过亮“家丑”、找“差距”、讲“心得”的方式,总结监督经验、找准监督方法,让村务监督委员会懂监督、会监督、敢监督。
村务监督是基层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双河彝族乡纪委紧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以强化村委会小微权力监督为着力点,深化村务公开、规范村干部用权、严防权力监督失控,让基层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村民瞩目的焦点,完善运行监督机制,可以从源头上防止小微权力发生偏离,提高基层小微权力可防可控性。为此,双河彝族乡纪委通过制定“一图一表”,即《廉政风险防范权力运行流程图》《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月报表》,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级公章使用等8个方面内容制作成易看、易懂、易记的流程图,便于村组干部在行使职权为民服务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让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并要求村监委会主任每月将“三务”公开、工程项目监督、村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等12项内容,定期上报乡纪委,让监督触角真正延伸到群众身边,推动基层监督“长牙带电”。
为督促村组干部履职尽责、正确用权,双河彝族乡还制定村组干部分析研判工作实施方案,全覆盖对6个行政村“两委”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班子、村民小组干部逐个进行“精准研判”“政治体检”,准确掌握村“两委”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岗位职责、发展集体经济成效、廉政建设及全乡95名村组干部个人“德、能、勤、绩、廉”等情况,根据分析研判结果,分别提出班子结构调整配备、限期整改、提醒谈话等意见,建立“优胜劣汰,备用结合”的动态管理机制,有效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为选好用好干部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
此外,立足彝族乡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双河彝族乡以强化《云南少数民族廉洁文化知与践》学习为契机,深入挖掘本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充分发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乡村振兴人才库中文艺骨干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感染力,将廉洁因子植入彝乡文化中,编排彝族文化歌舞、彝族山歌小调,邀请彝族老党员讲授廉政党课,以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村干部手中掌握着农村‘三资’管理权,与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多措并举治理基层‘微腐败’,是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支撑。”双河彝族乡纪委书记表示,下步,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监督作用,织密小微权力监督网,不断营造廉洁文化浓厚氛围,让村组干部受到的监督和约束更加具体、更加常态,党纪国法意识、遵规守纪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肖能详)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