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强化文物保护的刚性监督

来源于: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2022-05-06 10:15:38

编辑:龙治宇

今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时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昆明市纪委监委推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电视专题片,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的实际行动,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剑指问题所在,形成监督闭环的创新探索。我们必须深怀珍爱之心、崇敬之心,勇担使命之责,共促发展之效,以文物保护利用为抓手,以刚性监督为手段,全面保护好昆明历史文化遗产,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光芒穿越历史点亮未来。

文物建筑带着诸多历史信息,连接着现实与历史,塑造着我们的文化与精神,一旦损毁几无修复可能。时至今日,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维修性拆除”的事件还不时在耳边回响;2015年一场大火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的标志性建筑“云南拱辰楼”毁于一旦的教训仍记忆犹新,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印刻着丰富多彩的乡愁,在扼腕叹息的同时,让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迎来刚性监督已势不可挡。电视专题片《此心安处是吾乡》全面展示了昆明市纪委监委近年来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多种监督方式,深入开展对历史文物保护的专项监督,积极探索发挥不同监督方式的各自优势,创新推进监督力量的协同与融合等方法路径,对于织密监督网络,提升监督执纪成效,切实为全市历史文物保护工作保驾护航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物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有效激活和提升行政机关履职能力,以法治思维助推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要在日常监督的“精”上下力,紧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情况,重点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在巡察监督的“准”上下力,聚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压紧压实责任,积极主动作为。要在派驻监督的“细”上下力。勇于刀刃向内,认真查摆问题,列出问题清单,确保纪检监察机关的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发挥文物动人魅力和时代风采,全市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辱使命,守土尽责,以刚性监督强力推动文物资源在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昆明市公安局科信支队政干兼纪检员牛国忠)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