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

评论 |“治未病”走心是关键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1-12-17 11:41:03

编辑:西山—李雅静

 实践证明,纪检监察机关以警示教育的方式对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治未病”,既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战略目标的实打实一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

古人云“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防止纪检监察干部心不在焉做“看客”、错把警示当“故事”,从“观片人”到“片中人”重蹈覆辙的情况出现,各方走心开展“治未病”是关键。

让警示教育中的“活教材”发挥好作用,纪检监察干部本人走心为首要。纪检监察干部如果在警示教育中以一种旁观者心态“看戏”,把别人惨痛教训当作“剧本”来看,当闲聊的“谈资”,没有把自己摆进去、没有剖析案中人腐化根源,没有用党章党规对照己身,不仅达不到打“预防针”,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效果,反而会稀释警示教育的严肃性,让组织以案为鉴、以人为镜、警醒后人,“治未病”的良苦用心付之东流。长此下去,那些曾经让落马者道不尽的“九悔人生”,就可能成为狙击自己的“致命杀手”,使自己沦为别人受警示“样本”。

靶向施策,方能事半功倍。纪检监察机关走心“治未病”,警示教育当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做到求真务实、因人而异、直击内心。警示教育活动如果成了“招待百家客的一锅菜”,就会出现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情况;就会做不好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就会筑不牢纪检干部拒腐防变“防火墙”。因此,也应当给出警示教育的“定制化方案”“个性化措施”,做到既在方式上求创新,也在方法上出实招,让纪检监察干部在接受警示教育时不仅身临其境,还心临其境。如此综合施治,警示教育方能求得“把对脉”“开对药”“疗效长”。

家风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对纪检监察干部家属开展“治未病”同样至关重要,把警示教育课堂搬到“客厅”一样必不可少。梳理一个个腐败领域“夫妻档”“父子兵”“全家腐”的具体案例,不难发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家风好,家人就是清白为官的第一辅助;家风坏,家人就是清白为官的第一障碍。作为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严是爱、宽是害”的家庭观念,坚决摒弃“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腐朽思想,在利用相处时间,给家人讲好纪法故事的同时,观察家人的思想、感情、生活和工作情况,了解掌握他们的言行和动态,发现苗头及时制止,切实管理好自己“小家”。(西山区纪委监委宣传部 赵太崇)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