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村社干部换届资格联审,划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探索实践‘五单’工作法,创新实行‘码’上公开监督......”从队伍建设开始,到细化落实日常监督管理,富民县廉洁乡村建设在一项项具体实践措施落实中逐步深化。
今年来,县纪委监委把强化廉洁乡村建设与推进基层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以“清廉”村居示范点建设为抓手,通过明确“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村风清朗”的“四清”目标,细化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强“三资”监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等具体内容和建设任务,合力打造“清廉”村居,助推乡村治理,擦亮廉洁乡村底色。
为从源头上铲除“清廉”村居的污染因子,东村镇纪委列出一批“小微权力”清单,把包括“四议两公开”、重大事项决策、财务管理、党员发展流程、“三资”管理、救灾救助申请、工程项目建设等32项事项作为具体内容,划清村级事务“可为”范畴和“不可为”边界,着力在工作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倒逼村级权力规范运行。
“优亲厚友、截留套骗、挤占挪用......群众身边的‘小微腐败’更是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啃食群众的获得感,也就更直接地体现着村干部清不清廉。”永定街道纪工委书记杨鼎介绍,街道纪工委紧盯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欺诈骗保、截留套取、贪占挪用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资金等方面的违法行为,扎实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整治,并督促15个村(居)委会将各村所办理的养老金发放、高龄补贴发放、应急物资发放等信息放到“码”上公开平台对外进行公示,接受监督,保障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村容村貌整治、各类示范村建设等村小型工程项目成为当前农村基层建设重点。针对村级小型工程决策不民主、建设内容变更随意、招投标施工验收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大营街道出台《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实施办法》,从小微项目的立项、申报、实施主体、议事程序、实施流程、质量监督、审计、报账等方面严格规定、细化监管,把“清廉”村居建设落实到关乎村民、村集体利益的村财、村务监督中,确保村务清爽,使村级小微工程建设项目真正成为清廉工程、民心工程。
“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在“扬富民好家风,享文明团圆节”富民县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群众当场请书法协会的老师写下自己心目中的好家风家训。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富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寻好家风、育好家风、扬好家风的“好家风在富民”系列活动。特别是在农村,把传承弘扬“好家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本土元素,通过寻、育、扬等活动,真正将“好家风”吹进寻常百姓家,以“家”这个小窗口推动民风、村风清朗,达到‘清廉’村居建设的目的。
“廉洁乡村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净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通过一村一品‘清廉’村居示范创建,擦亮清廉底色,以点带面深化廉洁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治理。”该县纪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周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