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向老板“薅羊毛”要不得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1-11-10 10:28:58

编辑:西山—李雅静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了杭州市临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业管理科原科长、高级工程师陈根秋受贿案,其中的案情细节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想戴名牌眼镜,又舍不得自己花钱,就叫上建筑老板来买单。”陈根秋坦白道。

作为建筑行业的监管者不尽心履职尽责,不切实把好审核关,反而是与建筑行业老板做“知心朋友”,把老板当做“提款机”,任性地“薅羊毛”。究其原因在于,“我想给他们帮过忙,要的金额也不多,老板们就不会举报了。”自以为聪明的陈根秋,正是抱着这份侥幸,最终走向为犯罪的深渊。

从近期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一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案例来看,一个建筑工程项目要经过很多环节,交易链条长、投入资金量大、利益关联度高,特别容易滋生腐败。建筑老板指望向监管人员塞个“红包”就去偷工减料,这不仅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还败坏行业风气,同时也是对当地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和正常营商环境的破坏。同理,监管人员将建筑老板视为“信用卡”,刷的不仅是政府的公信力,更是对政治生态的破坏,同时也使得国有资产被侵吞、群众利益受损害。

监管严重“放水”,利用手中监管权力,大肆收受被监管对象财物,甘于被“围猎”甚至主动寻求“围猎”,从监管秩序的维护者蜕变为破坏者。如何用公平的清风吹走歪风,如何用反腐的利剑斩断利益链。既要坚持问题导向,也要坚持标本兼治,更要坚持统筹推进。

杜绝向老板“薅羊毛”,需下猛药去疴。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持续整治建筑行业腐败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突破点,准确识别其多样性、隐蔽性与复杂性,做到常抓不懈、露头就打,对建筑行业的腐败现象发现一起,曝光一起,处理一起;另一方面,建筑行业监管单位要把防治腐败与行业监管有机结合起来,从建筑行业已发腐败问题身上认真解剖原因,倒查存在的漏洞和短板,推动深化改革,在完善制度体系,落实监管职责的同时,在发展中形成不断完善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切实压缩权力在工程建设领域设租寻租的空间。 (西山区纪委监委 赵太崇)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