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良好家风,让廉洁从政蔚然成风
来源于: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10-25 18:44:02
编辑:景鸿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就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专责机关,必须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家风建设工作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中,贯穿于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管理中。
首先,在监督执纪工作中,需将家风败坏问题作为监督执纪的重要着力点。在监督执纪工作中,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失职失责问题列在执纪审查的重要位置,对存在家风问题的,必须始终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收集固定家风败坏、对配偶失管失教的证据和危害后果情况。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责任。在对涉及家风问题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通报中,对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秦光荣、苏荣等案件的通报内容,对有“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失管失教,纵容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取私利”的干部进行通报。
其次,在监督执纪理念上,要清楚地认识到家属任性滥权的危害不亚于干部本身的腐败。家风败坏犹如干部的廉政堤坝决口,由风及腐的基本路径值得警惕。领导干部家风是“清正”还是“奢靡”,直接反映干部自身作风情况,也是老百姓了解和评价党风政风状况的重要窗口。一些干部由于工作繁忙、异地调动、长期分居,在子女管教出现问题、夫妻关系出现裂痕后,妄想通过经济上的补偿来弥补对子女教育方面的责任缺失和对配偶的关心,出于补偿心理,纵容默许子女配偶利用职权便利谋取私利。一些干部在刚开始突破底线,有收受礼品礼金等轻微违纪时,家属不但不予与提醒纠正,反而怂恿支持,让这些干部通过违纪行为反而找到了让家属高兴满意的成就感,逐步形成干部违纪和家属支持同频共振的恶性循环中,让干部一步步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道路。通过近年来查办的案件来看,一些干部亲属甚至还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建残余思想,借家属的领导干部身份染指权力,获取工程项目乃至插手干预人事任免。
同时,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家风败坏既是干部走向腐败的助推器,也是干部腐化的外在表现。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官员腐败与近亲属高调炫权炫富之间的逻辑关系,只要认真梳理很容易清晰明了,表面是有些官员“管不住身边人”,实质则是因为自己“先腐”。时隔三年,2018年5月引发网络舆情“严夫人”事件,在很多网友脑海中仍记忆犹新。广安市委原副书记严春风夫人不满上私立幼儿园的女儿在班里被调了座位,在家长群里大声斥责班主任老师引发网络舆情。嚣张跋扈的“严夫人”背后,必然有一个用特权的羽翼对其进行庇护的“严书记”,是一个稍有常识的人的基本逻辑。如果“严书记”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其夫人的道德修养也不至于如此。
建设干部良好家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家风建设。领导干部家庭的家风情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观感,也是老百姓了解和评价党风政风状况的重要窗口。领导干部要当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就必须扫净门庭,建好家风,做好表率,这样才能风行草从,引领社会崇德向善。那些有腐败“贪内助”的干部,连自己的家庭都管理不好,何谈管理一方事业,服务一方群众?何谈忠诚、干净、担当?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用良好家风熏陶和感染他人,弘扬清正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让廉洁从政蔚然成风。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