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用脚步丈量家乡 用情怀规划家乡

来源于:寻甸县

发布时间:2021-09-10 15:46:55

编辑:寻甸—凡玉莹

今年夏天,组织发出了参与“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的通知,这项任务体现了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

小时候,我总想出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而现在,在经过了万水千山之后,我对家乡土地愈发爱得深沉,这份深沉,只能用脚踏家乡泥土、为家乡谋振兴来表达。

就这样,凭着对家乡的热爱,我第一个报了名,主动接过了建设家乡的接力棒。

临出发前,老父亲跟我说,老乡们听说我要回去,都很开心,一定要好好干,给乡亲们做实事、做好事。

带着建设家乡的情怀,带着乡亲们的期待,带着“1+5”规划任务,我与情系乡村的市、县两级回乡干部,怀着为先锋镇探索出乡村振兴新路子的愿景踏上回乡之路。

先锋镇距离寻甸县城42公里,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有9个行政村。行政村总数不多,但资源条件差距大,有的村依托矿产资源已先富了起来,有的村还在发展传统种植业,且受限于交通难以拓展,贫富差距较大。

要做好乡村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规划,得有走遍所有村组的“脚力”,看清百姓急难愁盼事之根本的“眼力”,盘清底数及厘清发展特色的“脑力”。

回乡第一天,我们在镇政府召开了座谈会,通过乡镇领导班子、各村党总支书记及村委会主任了解了各村的基本情况。

为尽快提出具体的计划书、时间表、路线图,我们召开组内会议,决定选择先锋镇白子村作为试点,摸索工作开展方式。在村委会召开座谈会时,本以为正值农忙时节,大家的参与度可能不高,没想到大家都积极热情地建言献策。有的村干部在访谈结束后,还又跑来问可不可以再补充。

白子村工作“首战告捷”,我们再次召开组内会议,决定将15人分成四组,每组负责2至3个村委会,各组要完成自然村走访调研全覆盖,并根据村干部及群众意见建议,撰写出村庄规划调研报告。

按照计划,我们开始深入村组,深入各家各户,深入田间地头,对各村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大学生、退休老党员等开展访谈。乡亲们听说我们是为乡村振兴而来,斟满茶水,热情相待,拉着我们说心里话、烦心事,有的还留我们吃便饭,我们一一婉拒了村民的好意。

在走访调研阶段,我们累计召开座谈会10次、工作部署会1次、工作推进会6次、阶段性工作总结会2次、镇村两级政策解读会10次,下村入户共计访谈300余人(次),收集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意见建议300余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次任务把建设家乡的使命传递到了我身上,也让我有了俯下身子听民声、解民忧、助民生的机会。

“我们村种植业资源丰富,种植的生菜全省有名,建议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业,把我们的生菜更快地输送到各个地方去……”

“村里的矿产资源丰富,但目前环境保护措施跟不上,我们要抓好环境保护问题,更要做好康养……”

“我们村是六甲之战纪念塔的所在地,红色资源底子厚、活力足,值得进一步挖掘……”

调研结束后,乡亲们的意见建议萦绕心头,为写好乡村规划调研报告,我们组的全体同志每天主动加班。写好初稿后,不断征询意见建议,反复论证打磨,只为写出一份群众们真正满意的答卷。最终,形成了基本情况表9份、发展清单9份,形成调研报告9篇,各村的乡村振兴方案也在紧锣密鼓的编制当中。

回顾回乡以来的工作,总的感觉就是:看到家乡发展的曙光,累并快乐着,并且觉得自己累得很值。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摆正工作位置、做好协调配合、编制好‘1+5’规划方案。我相信,我流下的汗水定会滋润乡村的土地更加肥沃,定会助力乡村振兴的树苗茁壮成长。(严叶聃睿)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