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竹”文章 寻甸县将清廉“竹”文化送到群众身边(清风云南采用,补报)
来源于:寻甸县
发布时间:2021-08-17 16:01:20
编辑:寻甸—凡玉莹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走进位于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街道的竹沟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镌刻的醒目大字——“竹”。移步换景,庭院内一幅幅以“竹”为主题、清廉为元素的廉政文化作品铺展开来,将竹子谦虚谨慎的品格、坚韧不屈的气节、无私奉献的风骨、高风亮节的灵魂展露无遗,让人感受到清风常吹、正气常在。
自全县开展“清廉寻甸”建设活动以来,金所街道竹沟社区聚焦“干部清正、群众明白、民风晴朗”的农村清廉文化品牌建设目标,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不断涵养厚植廉政根基,为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清廉村居建设,不仅是健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的内容之一,也是一体推进‘三不’、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我们把持续净化农村政治生态作为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保障,不断强化农村干部‘不想腐’的自觉。”金所街道纪工委负责人说道。
“有问题,就上民情调解室反映。之前我找民情调解室反映农作物被水淹的问题,调解委员迅速组织人员实地察看,及时帮我解决问题,挽回损失。”日前,社区土地流转经营户王赛林对社区民情调解室赞不绝口。
竹沟社区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通过监督推动完善民生事项服务内容,强化办事流程规范,进一步提升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自今年1月份以来,社区民情调解室已化解矛盾纠纷87起。此外,社区还广泛开展推选“十好之家”活动,将“十好之家”事迹在社区公示栏进行公示,进一步弘扬优良社风民风。
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极易啃噬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竹沟社区注重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强化对基层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四责协同”机制建设为抓手,紧盯“三资”管理、村级工程项目建设、制度建设、村级干部作风等重点问题,打造了廉政警示厅和廉政希望厅,通过用好“活教材”正反典型警示廉政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走廉洁从政之路。
“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发人深省,我们决不能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人身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参观完竹沟社区的廉政警示厅后,金所街道国土所职工陈天军深有感触地说。据了解,今年来,该社区共开展了5期警示教育,受教育党员干部共计200余人,涵盖卫生院、社区学校、村组干部等。
此外,结合实际情况,社区还制定了社区干部言行负面清单、村规民约,进一步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夯实清廉村居建设的基础。
“多年前这里盛产竹子,因此得名‘竹沟’。”竹沟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青竹虚心高节向上,学石灰留清白在人间”,青竹从古至今都是象征着节操和气节的植物。社区紧扣“竹”这一廉政文化元素,打造了一条廉政大道、一个廉政庭院、一条廉政文化长廊,将清廉“竹”文化送到群众身边,让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通过清廉村居的建设,村内环境变美了,村民的幸福感持续提升,崇德尚廉的建设氛围持续浓厚,党员干部恪守清廉底线意识加强,农村基层政治生态更为清朗,为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提供坚强保证。”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