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
来源于:盘龙区
发布时间:2021-08-13 09:36:41
编辑:盘龙—杨东
“看见诱饵就上,没有定力的猎物,死不足惜。”近日,云南省纪委监委推出警示教育片《开尔行贿记》,披露了昆明开尔科技有限公司以利猎权“围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借权牟取更大非法利益最终受到严惩的故事。
初心不守,底线不明。窝案中“被围猎”的100余人之所以堕落,在他们身上存在最大的共同问题就是“贪”,贪图利益、贪图钱财、贪图享乐,在所谓“好朋友、好兄弟”的糖衣炮弹轰击之下,他们失去了党性原则,扭曲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围猎者”的“盟友”,逐渐陷入腐败的“漩涡”,有的由小打小闹到大把捞钱,有的由半推半就到来者不拒,有的由担惊受怕到心安理得,有的由以权谋私到疯狂进行权钱交易……他们的沦陷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行贿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围攻”之下没有守住“忠诚干净担当”的基本准则,如“温水煮青蛙”般逐渐卸下“廉洁”的盔甲,自甘陷入了温情脉脉的陷阱之中。
纵观贪腐案件,往往不是单方面就能得逞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行贿与受贿相互依附共生共长,行贿人因有利所求,对受贿人全方位、立体式进行“围猎”,“围猎”者和被“围猎”者在权欲熏心之下建立起所谓“攻守同盟”,织起并逐渐织密权钱交易“网”,破坏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行贿受贿问题屡禁不止,亟须对症下药,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坚决防范各种利益集团“围猎”和绑架领导干部。
行贿受贿一起查,应当强化监督执纪,提高违法犯罪成本。行贿与受贿二者紧密相连,互为条件,要织密监督的“天网”,发挥巡视利剑作用,综合运用留置、纪律处分、谈话函询、教育约谈等多种措施强化对行贿受贿进行处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规依纪依法对行贿受贿严肃惩处,以强有力的监督斩断官商勾结的利益链,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让行贿者和贪腐者一样落入人人喊打的下场。当然在坚决“打虎”“拍蝇”的同时也要保障相关合法权利,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铲除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
行贿受贿一起查,应当扎紧制度的篱笆,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在开尔公司一案中,受贿者多达百余人,行贿者的辐射范围不容小觑,也暴露出现行制度体制依然存在缺陷。要着力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程序,从根源上遏制行贿受贿“歪路子”,同时要形成打击合力,通过受贿行贿问题线索移送、案件查办、非法所得追缴等方面共同协调配合,纪委监委、检察、法院等形成部门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健全社会诚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行贿“黑名单”制度,堵住制度“漏洞”,让行贿受贿“无缝可钻”。
行贿受贿一起查,应当坚持惩戒和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行贿受贿一起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必须综合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要不断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使警钟长鸣,不断筑牢廉洁思想“防线”,不断压缩“围猎”与甘于“被围猎”的生成空间。
“公生明,廉生威。”公正廉洁是执政者应具备的基本品德,公权本姓公,用权当为民,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洁才能树立权威。党员干部要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案为鉴,自觉接受“政治体检”,经常打扫“政治灰尘”,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昆明市盘龙区纪委监委 章苾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