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

讲好“廉洁”故事 建设“清廉盘龙”

来源于:盘龙区

发布时间:2021-07-20 15:32:39

编辑:盘龙—杨东

盘龙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近年来,盘龙区纪委监委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深入挖掘蕴含在历史人文中的清廉元素,以新颖的传播、接地气的表达,向广大干部群众讲好本区历史上廉洁为官从政的名人故事、红色家书里的优良家风故事、反面典型里的警示教育故事,为建设“清廉盘龙”营造良好氛围。

演“廉”戏,讲好名人故事

优秀的传统文化熠熠生辉,悠久的历史古迹底蕴深厚,两者一经碰撞,清代滇籍谏官钱沣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故事就此“出圈”、走红。

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庭院式滇韵实验剧《钱南园》正是盘龙区纪委监委坚持古为今用,会同区文旅局编排的一出精彩、经典的剧目。该剧以清代乾隆年间监察御史钱沣为官清廉、不阿权贵,智斗大贪官和珅党羽——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贪污国库的故事为主线,以韵味十足的滇剧表演、零距离的观演模式让廉洁人物“活”了,廉洁故事“动”了。《钱南园》在盐隆祠、南屏街、晋氏宅院等开展展演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观戏。得益于《钱南园》剧目的成功经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盘龙区纪委监委还联合多部门打造红色滇韵实验剧《吴澄》、昆曲剧目《云岭丰碑 赤血英侣》等优秀戏剧,弘扬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牺牲精神,赢得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微信图片_20210712170349_副本.jpg

      廉政主题滇韵庭院实验剧《钱南园》以反腐倡廉为题材创作,巧妙运用庭院剧的方式,讲述清代滇籍谏官钱沣的故事,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廉政清风。图为钱沣查处国泰、于易简贪污国库一案演出现场。(章苾钰 摄)

话“廉”信,讲好家风故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现代通讯方式普及之前,家书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主要联系方式之一,饱含着浓浓的亲情。革命战争时期,一封封红色家书彰显着家国大义、革命信仰、廉洁本色,加强家风文化建设对构建家庭反腐倡廉的防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家风无限好,传承正当时。盘龙区以“红色基因永流传 清风正气世泽长”为主题,开展“传承红色家书里的家风故事”系列活动,着力发掘身边的好家风家训,在家风故事分享会、孝老爱亲传统会等时机,让红色家书里的廉洁故事从“小家”走向“大家”。今年以来,盘龙区开展家庭助廉、传承好家风家训等活动5473场次,8111人。此外,盘龙区纪委监委通过打造青裕社区家风文化广场、家风主题文化走廊,组建“好家风促进会”,把家风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家风可触可及,可学可做,取得了良好效果。

编“廉”书,讲好反面故事

直达心底的震撼,莫过于认识的“他”“进去”了。“身边人”声泪俱下讲述违纪违法自食苦果的教训,胜于苦口婆心说一千道一万的劝诫。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警示教育是最好的清醒剂,“警钟”振聋发聩、当头棒喝能及时喊醒梦中人,引导其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意识。盘龙区纪委监委精心筛选本区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视频、廉政党课、以案说纪、案例汇编等廉政教育的“活教材”,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熟识的脸庞,一封封发人深省的忏悔,时时在警醒党员干部,绷紧纪律弦,坚决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不闯“雷区”。该区纪委监委以发生在社区的两个典型案例为蓝本,拍摄了《蝇贪之害》警示教育片,在全区尤其是社区中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选取53个典型案例编印了《盘龙区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汇编》一、二作为反面教材配发全区,以有力的反腐震慑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自觉遵纪守法。今年,盘龙区开展各类警示教育507场,覆盖16260人次。(李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