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建设“清廉村居” 厚植廉洁文化土壤

来源于:嵩明县

发布时间:2021-06-09 18:10:39

编辑:嵩明—王瑞华

“现在村里的资产资源出租、补助资金对象和各类开支使用情况都公开了,丁是丁、卯是卯,一清二楚,我心里敞亮着哩!”5月7日,在嵩明县小街镇秧田村的两位村民正谈论着村务公开的本月财务账目。

近年来,嵩明县纪委监委狠抓清廉村居建设,通过打造清廉文化环境、优化传统文化环境、法治环境、干事创业环境,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村居政治生态,为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清廉村居建设,不仅是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也是一体推进‘三不’、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我们把农村政治生态再造作为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一环,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不断强化村居干部不想腐的自觉。”嵩明县小街镇纪委书记蒋要先说道。

在具体实践中,该县把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把惩治腐败作为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关于开展“清廉嵩明”建设活动的方案》等配套制度,督促全县各村(居)委会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严防村(居)委会集体“三资五金”、集体资产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风险。同时,注重完善村(居)委会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谋划健全村(居)委会干部离任审计制度,逐步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这些小故事很有意思,我觉得村里这种廉政墙画的形式也很新颖,比宣传的‘条条款款’更能让大家接受。”该县小街镇哈前村村民朱阿姨说道。

清廉乡村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据悉,该县坚持把清廉文化元素不断融入清廉乡村建设之中,深入挖掘当地传统历史文化、名人乡贤、家规家训中蕴含的清廉思想,以廉洁墙画、展板、条幅等形式,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村级廉政教育,广泛开展“传家规、立家训、扬家风”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在传承良好家风的同时,嵩明县各地以狠刹奢侈浪费、大操大办、人情攀比之风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塑造崇清尚俭、向上向善的乡风民风。

建设清廉乡村,要让群众监督基层小微权力运行,让群众参与监督、监督有道、监督有效,切实以监督促进基层治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无论是该县纪委监委“嵩清泽明”微公号的监督举报栏目,还是开展巡察村居的“码上办”,都是群众监督小微权力的有效渠道。在村(组)务公开栏、廉洁文化长廊等,都可以查看到村(组)务、财务等事务公开情况,每笔资金去向、每项事务决策流程一目了然,把群众的力量发动起来,让村民成为清廉乡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坚定支持者,能够有效防止“蝇贪”出现。

“你拍一,我拍一,好好读书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家风家训常相伴……”在古滇名士兰茂的家乡,人们在传承兰茂先生正直、清廉、律己的良好操守的同时,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家训的清廉童谣也在此地广泛传唱。走进杨林镇官渡社区,清风廉语小路、清风文化广场……一处处清风廉景映入眼帘,这是嵩明县纪委监委近年来打造的15个“一村一品”清廉文化建设示范点之一,也是深挖廉政文化资源、厚植廉洁文化土壤的生动实践。

“抓好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清廉村居建设,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更加注重工作质效提升,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嵩明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丁刘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