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助推警示教育强渗
来源于:寻甸县
发布时间:2021-04-13 17:18:49
编辑:寻甸—李秋仙
“《‘全家福’到‘全家腐’‘全家覆’》《贪一家利 害一地亏》等典型案例警示我们家风建设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妻贤夫祸少,我作为妻子,让家庭成员感到温馨的同时,也必须遵规守纪、廉洁自律,当好家里的‘纪委书记’。”
……
近日,寻甸县纪委监委女干部及男干部家属在“当好廉内助”座谈会上各抒己见。座谈会上,大家共同学习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编印的《严以治家》《清风传家》读本中的正面、反面典型案例,互相交流了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做好“贤内助”“廉内助”。
这是寻甸县纪委监委针对不同级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党员干部对警示教育接受程度不同、理解深度不同、产生情感共鸣不同的特点,精准施策开展警示教育的一个缩影。
“警示教育不能‘大水漫灌’,更不能’一个方子抓药’,要精准施策,注意增强教育的匹配性、创造性和震慑力。”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强调。
该县纪委监委抓住不同受教育人群的心理需求,“分类式”开展教育。针对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抓住典型案例这个最直接最有力的反面教材,组织全县1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观看《政治掮客苏洪波》《交通局长的不归路》《医者之鉴“折翼的白衣天使”》《围猎:行贿者说》等警示教育片,强化警示震慑,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针对干部家属,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及家属观看好家风微视频《春风润滇 家风促廉》《守望家风》《春城爱廉说》专题片,74家单位5600余名党员干部及家属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各部门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家属“座谈会”“恳谈会”“家风教育大家谈”以及廉政家访等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廉洁意识,督促领导干部带头树家风、重家教。
针对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全县聘请15名语言流畅、熟悉政策的彝语、苗语“双语”教师作为廉洁义务宣传员,采取入乡随俗的方式,通过随机化宣讲、通俗化解读,把警示教育开到各族群众心坎里
针对农村党员,在全县16个乡镇(街道)175个行政村制定村规民约,培育崇廉向善的村居文明风尚,并立足实际,在金所街道竹沟社区建设警示教育点,将县内村“两委”、农村党员违规违纪案例作为警示教育重点,筑牢农村党员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在分级分类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还不断创新警示教育形式。
“我们岗位相似,职能类似,我更要以此为鉴,绝不能犯同样的错误,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将庭审现场变成警示教育课堂,以“庭审走进民众”阳光司法活动为契机,根据违纪违法人员的工作性质、案发领域和案件性质,选择与其地域相似、层级接近、行业相同、岗位类似的人员参与庭审旁听,让党员干部面对面 “零距离”接受警示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以案为鉴,从而达到“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释法、旁听一案,惩处一人,警示一片”的教育效果。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已经连续4年与县法院联合开展庭审旁听活动,受教育人次达2000人。
结合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在民族团结进步广场打造廉洁文化宣传新阵地,通过32块展板及42块对联木牌展示《毛泽东如何惩治腐败分子》《党员干部,这些红线不要踩》《漫画说纪 被不良家风刮倒的刘区长》等警示教育内容,促使广大党员群众在学习的同时,接受鞭策、警示和教育,充分营造“崇廉耻贪”的良好社会风尚。
同时,扎实开展“一案一整改、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在送达党纪政务处分决定时同步召开案发单位警示教育大会,以案促教引导党员干部汲取教训;以问题为导向,在案发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量体裁衣集中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促建堵塞制度漏洞,制定措施防范廉政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把警示教育往实里做、往深里挖、往细里抓,始终坚持靶向思维,不断提高警示的教育精准度、实效性,推动受教育对象实现由‘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转变。”寻甸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邓仕鹃)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