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梨花落后正清明 追思犹念故人情

来源于:呈贡区

发布时间:2021-04-02 17:02:33

编辑:呈贡—马亚非

三月下旬,吾与友人携手漫游梨花园,洁白无瑕的梨花散布山野之间,透着璀璨的日光,白得耀眼。微风拂过,落英缤纷,所至之处皆为风景。抬眸便看到不远处身着汉服的少男少女们,驻足闲谈赏花,犹似画中仙。

共赴梨树下,梨花插满头。往梨园深处走去,愈发能体会历代诗人对梨花颇为喜爱之情由,也愈发能感受到梨花不同于其他时令之花的美。樱花美在放肆张扬,花开时节娇艳欲滴,甚是讨喜;海棠美在小家碧玉,花蕾深藏数点粉,娇羞可人;梨花美在玲珑剔透,枝花俱美,是两个灵魂的共同体,它虬曲苍劲的枝干,凝视之,宛如一位历经沧桑洗尽铅华的老者,迈着轻盈的步伐,静静诉说着梨园的前世今生;它清新淡雅的花,近看之,纤细柔弱,像极了宋朝时期婉约秀丽的词人,一方墨砚换诗笺,一腔热血谱半生。

暖风和煦,透着阵阵清香,我们沉浸于此番静谧闲暇中久久不愿离去。直至友人不经意提及:“清明将至,这梨花洁白如玉,开得倒也巧。”方才将思绪拉回现实。

古人诗曰:梨花落后正清明,追思犹念故人情。待梨花雨落,便是清明了,起初明朗的心情不由得掺了些许淡淡的哀愁。

清明节前夕梨花纷沓而至,除却响应四时节令的召唤,或许也有怀想逝者的寓意。《岁时百问》中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梨花生性素简,于春半开春末落,颇具几分清雅高洁的韵味。它缓缓降临人间,悄然提醒世间人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对待已逝亲故,最好的祭奠是铭记,思念如这漫天飞舞的花瓣,不必停留于四季,而专属于某一时刻。偶尔停下匆忙的脚步,缅怀逝者、重温过往,与曾经的自己和生活和解,亦不失为至真至纯之人。

往年清明,淅淅沥沥的小雨定会不约而至,我们满怀哀思,感受着雨后的凉意,穿过苍翠绿树,顺着小道一路北上,不远处就能看到外公的墓碑。我一岁多时外公因病去世,永远停留在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外公记忆空缺的填补全部来自于家人的讲述和旧日的照片,从泛黄的黑白照片中依稀能看出外公的英挺,特别是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外公聪明能干、生性开朗健谈,为人古道热肠,在家族和村里声誉颇好,深得亲人和乡邻的爱戴。有时我在想,若外公还在,我将有两份宠爱,外公会像我那沉默寡言、纯善质朴的爷爷一样疼我,我们每年都会抽时间回乡下,远远地就能在篱笆墙外看到外公外婆殷切的招手和满院子乱跑的阿黄,我会像只不厌其烦的雀儿,唧唧喳喳地围绕在外公身边,诉说着城里的见闻趣事……

天苍苍事了功成渡寒江,夜茫茫杯中月影话凄凉。人生有太多的不可预知性,我们不过是时间洪流里短暂的观光者,静待花开花落。匆匆数年,最美好的幸福亦不过:育儿盼之以平安,满眼欢欣立家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还待;高山流水遇知己,云卷云舒有还期。

清明,寄哀思于长空,存记忆于心窝。这份思念,打破时间的限制,跨越空间的距离,只要我们不曾遗忘,已故的亲人便没有离开。(呈贡纪委监委  陈宇思)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