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过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的第二集《守护民生》。片中,纪检监察机关办理的农民工权益保护、严打黑恶势力和“保护伞”、整治查处民营医疗乱象腐败3个案件,充分反映出党和政府服务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
国家的昌盛、社会的繁荣,一切的美好生活和社会财富都是劳动者创造的。而总有一些“硕鼠”在截留和侵吞属于人民群众的财物,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浙江玉环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中的腐败官员,无疑就是这类“硕鼠”。他们本应为民服务,为劳动者保驾护航,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可他们不仅不主动作为,反而在农民工提出诉求时,想方设法从农民工身上获得利益,截留农民工的血汗钱、救命钱。
从保障变成侵害,这些问题党员干部是在利用职务之便,以保障之名,行侵害之实。表面上是夺民之利,实际上是毁国之基。
时至今日,孙小果案仍令人谈之色变。而他能“起死回生”,离不开60余名党员干部一环套一环的违规操作。在打通环节的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不是孙小果父母行贿的钱财,而是权和权的交换。
在某些问题党员干部眼中,手中的权力不是要维护公平正义,而是互相“帮忙”的交易筹码。我用手中的权力帮了你,期待你也用你的权力在我需要时帮助我。
他们总觉得,虽然自己用手中的权力“网开一面”,但有其他人、其他环节把关,不会出大问题,既得了人情,也不会误事,两全其美。殊不知一环腐坏,满环皆断;一片雪花落下,也可能造成雪崩。在涉及民生问题上,哪怕再小的权力,也要依法依规行使。
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深圳市集中整治民营医疗乱象背后的腐败问题,让一批自甘堕落的党员干部浮出水面。收钱不分大小,送礼来者不拒,制定规则者最终成为最大的破坏规则者,而这一切的根源是不能自控的贪欲。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党员干部要时刻警醒自身,切实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宗旨意识,摒除贪欲,筑牢防腐线。
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遵守党纪国法、廉洁奉公,只有全心全意为民生计议,用好手中的权力去爱民、护民,淡泊名利,才能使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作者:西山区纪委监委 王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