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廉风去物欲 警钟诫贪心

来源于:石林县纪委

发布时间:2020-12-16 11:26:35

编辑:石林—赵芬

 清风明月,映照民心。一时的贪念只会带来无尽的沉沦,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损公肥私,待到眼前无路时,方才发现深陷泥沼!唯有始终两袖清风,才能得明月长明。

 近日,由云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合力打造的“以案示警”反腐警示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在多个平台播放。节目中,行贿受贿典型案件是个个触目惊心,商人、处长、局长 、厅长,一个个黑洞般的“节点”组成的利益链条,藤蔓般紧密相连缠于集体大树,吸髓饮血,让人一步步走向自我放逐的深渊。

从案例中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干部在走向领导岗位之初,都并非抱着“捞一把”的想法,而是想“做些事情”,期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辜负组织上的信任与期盼。但认识一些“好朋友”之后,在他们的引诱下,这些干部的思想完成了从“底线就是吃顿饭,喝台酒可以,决不能沾钱”到“也是甘于被围猎”的转变,从警惕到放松的转变,从不熟悉到“好朋友”的转变,于是拿权利、拿集体利益去“行方便”、“帮帮忙”也就顺理成章了,随后“伸手要”、“借些钱”也就见怪不怪了。

 而作为行贿者,这些惯于以利益输送手段渔猎的商人,在行贿时所耗费的心思更是令人毛骨悚然。从“寻猎物”、“定目标”、“取信任”到“提要求”、“给回报”,“哪怕是借,还是去东拼西凑也都要满足他的要求”。猎手们将这些行为当作一种光明正大的投资,潜心钻研猎物弱点,慢慢引诱,迎逢讨好以求“钱”途光明。更为可怕的是,这个利益链条是多环的,它不仅在官员和商人之间存在,更是下级官员的入场券、敲门砖。

 换利剑为金钱、美色,却比钢刀更能伤人;官场成了猎场,那么谁又是猎物?

狭义来看,猎物是官员,是权利。但总的来看,猎手们真正瞄准的,或猎手们准备瞄准的,并非是哪个厅局长的权力,而是人们心中的欲念的种子。行贿者看准这些手握权力的干部,放不下个人得失、看轻人民、看轻事业、看轻作为,看重职务、看重名利、看重自己;受贿者看准一些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在矛盾冲突面前推诿扯皮背后的原因。心理堤坝一旦有了缝隙,随之而来的必定是滔天洪水,“糖衣炮弹”之后,必然是悔恨莫及。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归根结底,要想不做猎物、不当猎人,除掉心底贪欲才是根本。(段明亮)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