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镜头】村史馆里看贫困村变迁
来源于:富民县纪委
发布时间:2020-11-15 20:18:39
编辑:富民—沈鸿雁
曾经,破落的乡村、泥泞的道路、贫困的生活是富民县东村镇中民村群众心中家乡的印象,也是每个村民内心深处的“乡愁”。2014年,中民村被列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时至今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民村乡间的小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交通的改善、村落的规划、房屋的修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普及等变化,让村民们真正迈向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正当村民们为内心深处那个印象村庄的蜕变消失犹生丝丝眷恋之时,一个写满乡村故事的村史馆在东村镇中民村应运而生。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传承发展乡村文化、增强群众文化自信,促进物质、精神‘双脱贫’,激励群众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方式奋进。”中民村党总支书记介绍着打造村史馆的初衷。村史馆不仅留下了中民村发展的历程,更记录着全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事迹和精神。展望着村庄的发展未来,给子孙后代以家乡的气息,传递着开拓进取的正能量。
馆内,以村风村俗、历史文化为主题,以文字镌留念想,以图片浓缩进程,展示着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张贴着村里各式各类的照片或图像,讲述着改革开放以来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煤油灯、吊锅、农耕器具、民族服饰……一件件带着鲜明时代特征老物件,组成一部鲜活的乡村发展和乡村文明演进史,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感悟社会进步。
“社会发展真快,这个物件现在哪还有人用啊。以后,要带着孩子们到村史馆看看,让他们知道曾经生活的不易,脱贫攻坚成果难得,我们要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村里的一名党员拿起木碗回忆起儿时家里用木碗吃饭的场景感慨道。
不忘初心,不负韶华,树立榜样力量,弘扬社会正能量,用先辈事迹激励后辈奋发向前,锐意进取。
近5年来,中民村党总支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种养殖业和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等措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这个就是原来我家土木结构的老房子,以前日子苦啊,在各级各部门和挂钩领导的帮助下,现在我家也盖起砖房了,生活也是越过越好了。”建档立卡户张正校指着脱贫攻坚前的展板动情地说道。
如今,12个自然村入村公路全部硬化通达,各村民小组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养殖、种植业不断发展,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农户收入逐年倍增......
不断巩固“四大革命”成果,实施“四大提升”工程,持续优化环境,吸引产业投资,带动群众增收。现在的中民村,正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人民群众正奋力地描绘景美、人和、民富的美丽乡村画卷。
“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看看过去,再想想现在,我们怎能不高兴不自豪呢!”村民都说,村史馆潜移默化地激发着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脱贫致富的激情。
掸尽尘埃华光灿,别有天地春风来。如今的中民村,现代气息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乡风文明与基础建设和谐共存,规模农业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中民,正悄然崛起。(郭世敏)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