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不断修改完善《村规民约》 推动“廉洁乡村”建设
来源于:富民县纪委
发布时间:2020-11-10 20:18:09
编辑:富民—沈鸿雁
“各位亲朋好友、各位村民,感谢大家来参加刘吉仁家的宴席,村里安排了14家村民义务帮忙,14家都到位履行了义务……”
石桥村村口的大喇叭里,主人家请的管事在宣布着村里刚结束的这场红事的办理情况。
这是富民县永定街道南营村委会石桥村村民严格按照村规民约办宴席、主动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尚的一个场景。
文明节俭办红白事只是村规民约中的一项。据南营村村委会主任徐建昌介绍,今年刚新修订完善的第五版《石桥村村规民约》共九章41条,涉及社会治理、环境卫生、资源管理、精神文明、人口教育、权利义务等九个方面。
“自2013年首次制定村规民约后,村‘两委’在走访入户、问卷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发展需要,一年或两年就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并将集体资源管理、平安建设、文明新风,尤其将廉洁自律写入了村规民约,把廉洁文化辐射到村每个家庭成员中,引导大家崇廉尚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徐建昌说,村规民约修订后,村“两委”通过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栏、广播播放等方式,让村规民约真正成为群众生活的准则和自觉践行的规范。
下功夫调查后结合实际制定的《村规民约》,又通过组织宣传学习,村民们自觉严格遵守执行,获得实惠也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按村规民约规范执行,就红白喜事一项,简单从桌席、帮工、秩序等方面粗略统计折算,少说每年都要为整个村节省二三十万元开支吧!”《村规民约》这个“大管家”可让群众受惠了,一村民小组长算着经济账说到。
近年来,富民县辖区7个镇(街道)75个村居委会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不断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有的一年一修,有的2-3年一修,有的与换届同步修订,有的由镇(街道)规定必有内容,各自再结合实际添加,各村居委会均从涉及农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村风民俗、社会治安、文明道德、公序良俗、村容卫生等方面完善,全县以村规民约等“软制度”规范“微权力”、治理微腐败、共建新农村,督促人民群众全民履行规定、树立敬廉崇廉新风。
同时,富民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实践开展“廉洁乡村”建设活动,把提升村域治理水平、有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到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突出以做好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为抓手,因村制宜,依约而行,努力营造良好的村级文明氛围,不断使“廉洁乡村”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村里‘廉洁乡村’建设绘制的廉洁文化长廊,把勤俭节约的美德与家风名言融入村规民约上墙,不仅将廉政文化辐射到每个家庭,而且使优秀的家规家训融入到每个家庭,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建设和践行良好家训。”村小组长杨有福深有感触地说。
“春节前后,全村操办红白喜事共4场,也都是节俭办事,没有出现大操大办的情况,从自身做起,带动全村破除陈规陋习。”南营村村监委主任翻看着记录簿信心满满地说:“现在,全村都在不断地倡导移风易俗,严禁大操大办,村民们的负担越来越小了,感情却更加融洽了,乡风文明也必定有效地助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摘帽。”
在《村规民约》的推动下,石桥村还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民都按照约定有序行事,村里才能有序发展集体经济。现在大家每年都可获得集体经济分红,《村规民约》真成了我们的‘大管家’,既管好了村财务,也管好了我们的村风民风。”村民们都说,村规民约来了,滥办酒席少了,邻里和睦了,集体有钱了,群众幸福感提升了。(周育成)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