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扶贫路上的坚守
来源于:宜良县纪委
发布时间:2020-10-28 14:24:20
编辑:宜良—吴惠
“大妹子,我养的牛长大了,还有一头马上就要生小牛,等它生了小牛,我家的牛就变成六头啦!你啥时候有空来家里坐坐?”
刚上班,我就接到挂钩的宜良县马街镇蜜蜂箐小组贫困户刘树洪家的“报喜”电话,电话那头他开心地大笑着。
第一次见到刘树洪,那天天气阴暗,冷风呼呼地往院子里吹。他家里总共有6口人,70多岁的双亲年老多病、走路颤颤巍巍;妻子性格内向,不愿与陌生人交流;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全家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了他一人的肩上。看着他家的状况,我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帮助他家稳定脱贫,最少也要改善眼下的这种状态。
万事开头难,“如何帮助刘树洪家精准脱贫、稳定致富呢?”这件事情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于是,我再次来到他家商量发展思路,起初他不愿意,想着种点庄稼满足最基本的生活。不过没关系,一次不行我就去两次,终于在我第三次到他家时,他答应了。
“我想养点山羊,这两年行情看着还不错。外出打工也不适合,家里面还有老人、小娃和田地离不开。”听到刘树洪说这话,我心里面十分高兴,马上跟山羊专业养殖户、农业局畜牧站等多方咨询,结合他家实际情况分析,如果是养羊的话,需要刘树洪家腾出一个壮劳力出去放羊。“如果他去放羊了,那家里面的农业生产怎么办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再次来到了刘树洪的家中。
“老大哥,养羊需要一个壮劳力每天出去放羊,到时候田地里的庄稼怎么办?”对着贫困户刘树洪,我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是也是,不养羊么,那就养牛,最少10头,不然就算了。我还是种庄稼,反正也能解决吃穿问题。”刘树洪表情显得有些不耐烦。
他又轴上了,我心里面想着,他没有养殖技术、基础设施和大量资金。难道就这样了吗?就依了他,让他继续种庄稼。答案是肯定的,不行、不行。我们扶贫不是单纯地让他们吃饱穿暖,还要让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带着总书记的嘱托,带着内心的疑问,于是我又到处打听、咨询,发现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养牛这条路子还是可以试着走走。
“老大哥,我问了问专业养牛的,咱们家还是可以养着试试。”我高兴地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好,我马上准备准备……”电话那头传来他的声音很是激动。
“不过,你不能一次养10头,先养5头,牛舍就用现有的闲置房改造,购买小牛的资金可以申请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听我这么一说,他又沉默了。
“你看,咱们养5头牛,也不用投入新建牛舍的钱,买小牛的钱还可以申请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贷款,免费使用三年,不用自己出利息。咱们家的父母年老不能出去干活,但可以在家里帮着投点饲草,这样也不耽搁田地里的活计。要不就试试?”我趁热打铁赶紧接着说道。
“那就试试吧。”这一次,他终于答应了,就这样刘树洪家的牛养起来啦!
听着他现在高兴的声音,我感到很欣慰,如果当初不那么坚持,就这么放弃,今天会是什么样?“坚持”就是“做事务必要善始善终”。既然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就绝不能落下一个人;既然选择了开始,就一步一个脚印直至结束。正如汪国真的诗句中写的那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杨勇 陈正良)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