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回访教育“跌倒”干部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来源于:寻甸县
发布时间:2020-09-10 11:29:27
编辑:寻甸—李秋仙
“我工作没做好,拖了全乡的后腿,愧对组织,受到处理是应该的。没想到组织还一如既往的关心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近日,寻甸县纪委监委在开展被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时,原甸沙乡副乡长张某某说道。
原来,张某某因履行职责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于2020年5月,受到书面诫勉问责处理。
受到处理后,张某某情绪低落、沮丧,工作干劲大不如前,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担心组织不再重视,担心村民们议论纷纷。
张某某的表现引起了甸沙乡纪委的注意。如何让“跌倒”党员干部“重振旗鼓”?甸沙乡纪委当即把张某某的情况报告给了寻甸县纪委监委。
“一直以来,我们只对被给予党政纪处分的干部开展回访教育,但今年处于脱贫攻坚的特殊时期,像张某某这样在乡镇担任班子成员,在脱贫攻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干部,我们也把他纳入到回访教育中,以此调动他的工作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在综合研判后,寻甸县纪委监委决定对张某某开展回访教育,帮助他找准病根,卸下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严管就是厚爱,之前组织对你的处理是在关爱你,你放心,组织对你的关心和爱护是不会变的,希望你放下思想包袱,振作起来,认真、努力工作,把精力投入到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县纪委监委案审室主任谭俊峰和乡纪委干部对张某某进行了回访教育。
“县纪委监委对他开展谈话后,他又重新有了精气神,每天干劲十足,走村入户,脱贫攻坚每项工作都干得风风火火。”甸沙乡党委书记高兴地说。
教育回访后,因脱贫攻坚等工作成绩突出,张某得到组织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张某某的案例只是寻甸县纪委监委积极回访教育“跌倒”干部,全力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寻甸县纪委监委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扎实开展党员干部回访教育工作。通过收集党组织对受处分党员干部在日常教育管理方面意见,认真研究案情,建立“一案一档、一人一档”的回访教育台账和回访教育档案,实现动态跟踪管理,让“跌倒干部”重新站起来,重拾初心再出发。
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受处分人员回访和教育工作方法,由案件审理室牵头,采取入户恳谈、集中座谈、书面访谈、电话约谈等方式,对受处分人员至少开展一次回访教育,深入了解受处分人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思想认识及改正情况,对心里压力大,工作不积极的干部,做好心里疏通,引导他们卸掉包袱、轻装前行;对不把处分当回事,甚至出现违纪倾向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或相应处理,让他们感受到纪律的硬度,止错纠错;对想干事,又怕出错再受处分的干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使他们大胆开展工作。
同时,坚持依纪依法、保障权利、分级管理、协作配合原则,开展好对受党纪政务处分同志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和关心关爱工作。各单位对受处分同志的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全面掌握他们受处分的原因、家庭情况和工作情况,通过座谈和走访的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和心理状态,综合评估其受处分后的表现,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计划,分重点、分阶段的进行帮带。
此外,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回访教育档案,将回访对象的思想现状、工作情况、学习状态、整改效果等情况以及被回访人提出的意见登记造册,实行台账化管理,便于进行常态化追踪教育;注重结果运用,加强与组织部、人社局等部门以及被回访人所在单位的沟通联系,把回访结果作为解除行政处分、恢复党员权利、民主评议党员和干部考核,甚至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据悉,今年以来,寻甸县纪委监委共对38名受处分人员开展“全覆盖”式回访教育,共同帮助受处分干部重新振作、成为“有为干部”,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一线干出一番事业。(李秋仙 谭俊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