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和故乡作伴
来源于:禄劝县
发布时间:2020-08-19 16:21:38
编辑:禄劝—杨庞华
今天是爷爷七十三岁生日,爸爸妈妈、二叔一家及几个姑妈和嬢嬢都齐聚到老家了,我却因为工作没能赶回去,只能通过电话听听家里面的家常闲聊和锅碗瓢盆声。
爷爷一生育有六个孩子,闲聊常听爷爷说起“大集体”时期的故事,带着六个孩子,吃了很多苦,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爷爷年轻时是“养羊专业户”,如今已经七十多了,还依然是“养蜂专家”“草药专家”,他在老家周边的树梢装上木板,以便飞累的蜂虫有个歇脚地,他在房前屋后种了绿肥油菜,方便蜂儿觅食,家中蚊虫再多,他也不准用药,怕会影响蜂虫生长。他还知道村周边的草药分布,知道哪种草药对哪种病有效,平常头疼脑热时,多是自己找草药治愈。
2017年,我们搬迁到了寻甸县倘甸镇,老家的房子就闲置了下来,堆放着杂物,也都已经断水停电了,已不具备生活条件。
搬迁进城了,房子宽了亮了,家中设施齐全了,医疗教育等也更便捷了。搬迁一开始,爷爷舍不得他的蜂儿和家中胖胖的老黄狗,一再商量说让他再照顾蜂儿和老黄狗几个月后就搬出来和我们住。为此,他宁可到离家一百米远的地方去挑水,照明用柴火饭、煤油灯就足够,就这样,奶奶到倘甸镇帮二叔家看娃,爷爷一个人在老家待了五个月。
期间,他也偶尔到倘甸镇小住,但时间均不长,他总要吵着回去,说不习惯城市的车水马龙,不习惯没有柴火烤的夜晚,不喜欢打了农药之后煮不熟的青菜……后面奶奶身患糖尿病、风湿,借口要回去养病,接着,奶奶也回去了,回老家一个月,她也确实心情舒畅,精神了许多。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它背阴,下午四点以后太阳就落了山;它海拔高,只能种马铃薯、小麦、玉米等高海拔作物且产量很低;它交通不便,发展生产多靠人背马驼,进村道路也没有硬化,一遇下雨和微雪,车辆就不能通行……但纵使它有千个短板,万般弊病,爷爷奶奶依然愿意住在缺水停电,满是灰尘的老房子里。他们说老家能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平静,他们熟悉故乡的山,故乡的水,那是他们的根,有根才有生命!
我也时常梦见我的故乡,梦见我放羊时羊群吃了王家的麦子,梦见老祖宗的坟茔周围开满了花,也时常会想起邻居家的酸苹果园,想起园子里努嘴的椿芽和花椒芽,想起屋后松树上结的密密麻麻的松包,想起松林里白白嫩嫩的“松蛋”,想起家对门的几亩地,想起去地里背萝卜时围着自己打转的蝴蝶和小蜜蜂,想起高考失意时疯狂去铲地埂草的情形。
故乡给了我太多太多,淳朴的环境教会我善良,吃苦长大的孩子不怕苦,吃苦长大的孩子更坚强,吃苦长大的孩子更懂奋斗!
故乡于我、于爷爷奶奶、于全村都是融入生命血液的,是永远难以割舍的。虽然我们已搬迁入城,随着野草的疯长,山水的冲刷,曾经的故乡面貌必然越来越模糊,但不管沧海桑田,我们心中的故乡也永远只有那一个,唯一的那一个。
我一直有个梦想,待退休后,待安顿好孩子,我也一定是要带着父母回去的,即便是故乡不允许居住,我也会找个离故乡最近的地方,建个不用太宽敞的房,房前屋后种点花草蔬菜,养三五只鸡鸭,侍弄侍弄花草,读读喜欢的书,接替爷爷奶奶和故乡作伴,守护着我们的根!(李桂英)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