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第十一轮巡察共提出意见建议549条 村级巡察取得新成效
来源于:寻甸县
发布时间:2020-07-31 17:10:59
编辑:寻甸—李秋仙
“县委第十一轮共对5个乡镇开展‘直接巡村’,并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防办)开展巡察‘回头看’。共发现‘面上问题’508个,意识形态工作专项巡察共发现问题29个,提出意见建议549条,移交问题线索23件。”
近日,在十二届寻甸县委第十二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暨巡察工作情况通报协调部署会上,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郭松对县委第十一轮巡察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通报。
近年来,寻甸县紧盯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开展村级党组织政治巡察,严格执行“三个汇报机制”,牢牢把握解决问题这个核心,坚持边巡边改、立行立改,做到强化以巡治本、以督促改、反馈整改,在巡察中面对面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点对点推动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切实提升巡察、监督效能,不断推进村级巡察取得新成效。
“每一轮巡察成绩的取得都不是偶然的,这和全体同志的努力分不开!”据县委巡察办主任梅所宏介绍,在巡察前期,县委巡察办就积极加强与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政府信访局等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采取点对点单独函询的方式,集中收集反映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的有关重要信息,从中排查问题线索,初步确定应予关注的重点问题和重点对象,为巡察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在开展村级巡察时,我们采用‘直接巡村'‘巡乡带村'等方式进行,每个村(社区)进驻巡察时间一般不少于5天,体量较大、问题突出的,进行适当延长。”梅主任介绍道。
“您好,大娘,平时身体好吗,生病住院能报销吗?” 在入户调查时,巡察组工作人员摒弃生硬的询问模式,与贫困户亲切攀谈,了解其致贫原因、“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询问贫困户扶贫政策享受情况、危房改造项目落实情况等,“走心式”巡察让群众更暖心。
“看资料、看档案只是了解问题的一个方面,重点还是要进村入户,只有拉进与老百姓的距离,让他们接受我们,信任我们,才能得到第一手材料。”巡察组工作人员谈道。
“在巡察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据县委巡查组组长陈亮起介绍,村级巡察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不严格;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不严格,部分村级资金“体外循环”,违规用集体资金发放津补贴,集体资金公款私存;土地流转工作经费未存于村财管理中心;个别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村委会换届选举不规范,有的村(社区)组织生活会、党员大会违规发放误工费等。
解决问题、推动落实是巡察工作的落脚点。为此,该县建立了巡察问题日台账,梳理汇总每天发现的问题,针对能第一时间解决的问题,要求被巡察单位做到即知即改、立巡立改,对整改落实效果不明显的单位适时约谈一把手。为有效避免巡而不改、改不到位,损害巡察工作的权威性,同时不定期对巡察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全程跟踪督导被巡察单位完成巡察整改工作,针对反馈问题整改措施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巡察组将对其党组织负责人进行约谈,通过约谈指出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落实整改,形成有力震慑。
对于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县纪委采取快速移送的方式,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问题线索组织力量直接进驻涉案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集中力量快查快办,对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线索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而对于政策宣传不够、执行不规范、村务不透明等导致的普遍性问题,责成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并采取院坝会、电话回访等方式,通报整改情况,回应群众关切,提升群众满意度。
“下一步,要按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处置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建账督办、定期对账。涉及腐败问题的,要一查到底,做到严查快办;涉及一般性问题的,要运用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充分发挥巡察震慑遏制治本的功能。县委巡察办及县委巡察组要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的整改方案、整改报告严格把关,做到认识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效果不长远不放过。”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郭松强调。(李秋仙 戚志洲)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