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风采】“犟人”方天翠
来源于:晋宁区
发布时间:2020-07-24 16:13:21
编辑:晋宁—张亚云
“这个你先放着,必须落实清楚,有疑问的字我不签!”方天翠态度坚决的说道。
这是晋宁区二街镇鲁黑村监委会主任方天翠在审核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报送的村小组农房抗震改造项目名单时发生的一幕。
“王书记,你们报的名单中有李某某,他是甸头村委会的,你不知道吗?”
“他家老房子还在王家庄村小组。”支部书记答道。
“户籍有没有在,你们落实清楚了吗?”
“我们通知了村民,根据他们报的情况进行梳理……”支部书记支支吾吾地解释道。
“从他提供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出,他本人及家人户籍已经迁出我们村。这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你作为支部书记,不核实清楚就报,你觉得对吗?”
……
方天翠的脾气犟大家都知道,任何材料到她手里都要左看右看,左审右审,不合格的经常通不过,被打回来重做,有时候还要受到严肃的批评。
50岁的方天翠2013年当选为鲁黑村监委会主任以来,一直默默坚守在一线监督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2018年8月,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项目正式落地二街镇鲁黑村,二街镇成立了镇、村两级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方天翠是其中的成员之一,她主动担责,既发挥“冲锋”作用,又发挥监督“前哨”作用。
夯土农房建设是鲁黑乡村振兴打造的第一张名片。在项目推进初期,群众看不到成效,推进过程重重受阻,但她从未打过退堂鼓,带着其他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今天不行就明天,明天不行就后天,这种方式不行就换种方法,苦口婆心地进行讲解、动员,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村23户农户建起了夯土房。
“现在的夯土房和以前的土房不一样,能抗8级地震。夯土房更符合我们农村的实际,和我们的村容村貌融为一体,唤起了我们的‘乡愁记忆’,成了我们村的一道靓丽风景。通过打造乡村振兴项目,来我们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刚开始不支持后来做通工作的农户,都很感激。”说起当时工作的不易,方天翠说一切都很值得。
“2019年12月31日,鲁黑文化之家扶贫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由于受疫情影响,目前正在进行装修。其中,装修内容有少部分与签订合同内容不符,我发现后及时喊停,提出必须通知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并邀请部分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及相关人员参与见证、共同研究,同意后方可实施。”镇纪委对扶贫领域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方天翠汇报了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情况。
近两年来,除了到集镇或县城看病、开会、领取材料,方天翠出村的次数屈指可数,每天奔走于村内参与协调解决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对项目建设情况、进度等进行跟踪监督。她笑称:“有时候过到星期几都不知道,但你让我说项目施工的进度、情况,我可以具体到天。”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哪天做了哪些工作,村民哪天反映了什么,针对什么工作提出哪些监督意见,这些我都记着。”她总是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
“买办公笔记本支出100元,复印纸3箱390元……6月份总支出22350元,收入……”她的笔记本上,村里的每一笔收支都记得清清楚楚。每月28日,她和两位村监委委员一起审核当月村里的财务票据,每一笔弄得清清楚楚盖上村监委会的公章后,才能入账。只要审核不通过的,哪怕是小组长、村委会主任都签过字,她也不签字。她常说,我不仅要管钱花去了哪里,还要管花得合不合理。
方天翠“脾气犟”,很不好说话,她不同意的事,我们都犟不过她。但有她在,我们放心,每当遇到疑难问题时,我们村组干部最先想到的就是她,听听她的看法,征求她的意见。鲁黑村连续五年创造了不合规支出“零入账”、村民“零上访”、工程“零投诉”的成绩。
“作为村监委会成员,最怕的就是不敢得罪村组干部,当哑巴监督员,不敢提出自己的监督意见,忘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方天翠谈起自己的工作心得时说道。(杨茜茜)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