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回味

来源于:禄劝县

发布时间:2020-07-20 18:22:40

编辑:禄劝—杨庞华

每年的雨季都是盛产菌子的好时节。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的家乡四面环山,地势低洼,土壤肥沃,降雨量十分充足,植被种类繁多。其中称得上“山珍宝”的便是菌子。菌子种类各异,形状外貌也不一。虽说我的家乡是“菌子王国”,但是对于识菌方面我真的一点都不合格。对于菌子种类我只认识鸡枞、青头菌、大脚菇、鸡油菌。如果让我上山拾菌子,估计那一箩筐都是吃不成的。

我唯独偏爱的便是“青头菌”,这种菌子煮出来的汤味道与其它菌的味道不同,虽说做法相同,但它独有的浓郁味道真的是让我垂涎欲滴。

小时候,每到雨季爷爷都会去市场买一大堆鸡枞、大脚菇、葱菌回来给我们炸菌油吃。那时候最开心的便是陪着家里的大人一起洗菌子,折下一大片瓜叶,分成小半,接满几盆水,抬着小板凳坐在大院里开始清洗这些美味的菌子。炸菌子要分工明确,有的洗菌子,有的切菌子,有的看锅烧油炸菌子。炸菌子很需要技术含量,要把菌子水分炸出还要确保菌子不干不枯,还要时刻搅拌着,以免粘锅。

炸好的菌子放凉后倒入瓶罐里,油要覆盖过菌子,这样才能密封好才不容易发霉。以前家里一起上小学的兄弟姊妹多,爷爷会在早上喊我们起床后,到厨房为我们准备好吃早餐要用的饭盒。学校早餐一般都安排的是煮食,爷爷就会根据我们不同的口味放入不同的配料,那美味的菌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爷爷准备好后穿着拖鞋睡眼惺忪的送我们走出那条漆黑的小巷,直到前面路口有来往的人后,交接几句后便往回走了。

我最爱吃爷爷做的面条。小时候在家嘴馋时总想着要去爷爷家吃一碗面条,再加上一筷子的炸菌子,每每想到我都开始咽口水了。我总在母亲面前说起爷爷的面条是我吃过最独一无二的,还总缠着母亲给我做同样的。可同样的做法就是做不出同样的味道。

长大后我们搬出了老房子,家里的小孩都远处求学,没有了那股热闹气氛了。菌子变少了,洗菌的人更少了,而我也很久没吃到爷爷做的面条。

今年,本来该回爷爷家过年的我们却因为疫情而停止了脚步,想吃爷爷做的菜也只能暂告一段落了。再一次尝到爷爷的手艺已经是四月下旬。趁着奶奶的寿辰,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终于聚到一起。我敞开大吃,狼吞虎咽,吃的很满足。当然,我也如愿以偿吃到了爷爷给我做的面条,还有爷爷炸好的菌子。

时代在不停的进步、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一代代传下来的习惯和一些老故事。(杨晓燕)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